像美国、加拿大这样的西方国家经常自诩为“多元文化”的国家,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所有来到这些国家的移民,往往在一代人之后,便迅速融入“主流语言文化”。但是世界上却有很多国家本土语言自身就十分多元,在这样的国家,通用语又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我们的邻居菲律宾
第一篇推文,从我们的一个邻居说起。提到菲律宾,很多中国大陆人可能和曾经的我一样,对于它究竟在哪并不是很有概念,只知道大概在中国南边那片大海里的某个位置。可是我们的台湾同胞却很熟悉菲律宾在哪里,因为对于台湾本岛而言,除了隔着台湾海峡与中国大陆相望外,便是隔着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
曾经在我备考雅思时,由于口语久久不能过关而焦头烂额。我觉得总是对着空气练习口语也不是办法,便在淘宝上寻找真人一对一陪练。欧美老师的英语口语陪练很昂贵,通常需要多元一小时。而菲律宾老师的口语陪练只要30-40元一小时,相较于昂贵的雅思考试费用真的算是很便宜,也因此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菲律宾人。
一开始我也对菲律宾老师英语陪练感到很疑惑,难道菲律宾人的母语是英语吗?他们没有自己的语言吗?或者能说英语的只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菲律宾人吗?通过和几个菲律宾陪练小姐姐的交谈,我发现她们虽然有着明显的南岛口音,但是对英语的使用非常自然和流畅,完全没有外语使用者的那种生涩感。但是她们的文化水平和社会阶层似乎又不是很高,比如被我纠正香港不是一个国家以后表示出难以置信的惊讶,比如经常从一个小姐姐的话筒里听到鸡犬相闻的声音。我慢慢感受到她们就是菲律宾很普通的底层人民呀,可是为什么她们会说英语呢?而英语又真的是这个小世界的通用语吗?别急,往下看你就会有答案。
菲律宾的语言多样性
像美国、加拿大这样的西方国家经常自诩为“多元文化”的国家,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所有来到这些国家的移民,往往在一代人之后,便把当地语言(主要是英语)作为自己的母语,并迅速融入所谓“主流文化”。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却不是这样的,在这些国家本地的族群本身就十分多元,这些族群拥有彼此很不一样的语言和文化。而菲律宾,就是这样的国家。
在菲律宾,大约有至少种不同的语言。注意,这里指的是不同的语言,不包含菲律宾语Filipino(即他加禄语Tagalog,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本地语言)的方言。这些语言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却彼此无法互通。在每种语言的内部也有很多方言的变化,即使是两个相邻的村子口音都可能完全不同(想象一下温州十里不同音的场面)。你能想象这样一个小国吗?拥有多种本地语言和无法计数的复杂方言。一个菲律宾人,在国内开个几小时的车,可能就完全听不懂当地的语言了。
红色部分为菲律宾语作为本地语言的地区
菲律宾的通用语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本地语言曾经都是类似菲律宾这样的复杂情况,甚至相当多的国家至今仍然是这样,除了菲律宾,类似的国家还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整个非洲。当出现大量的语言差异阻碍交流时,语言族群之间需要通用语来沟通。在现代国家,通用语通常会被定为官方语言,被定为官方语言的通用语由于强势会对原本存在的本地语言形成挤压。很多国家曾经都有很多语言,可是这些语言长时间没有法律地位、没有媒体使用、学校不教学而逐渐消失,使得这些国家今天被认为是单一语言的国家。
想象一下推广普通话之前和之后的中国,在人们沟通变得更方便的同时,本地的方言却面临着普化甚至消失的危险。而这种危险,没有办法通过确立方言标准并推广来解决。因为方言的变化在地图上是连续的,而不是彼此完全孤立的,当一种地区标准被定义为“标准方言”时,区域内的其他口音会迅速的消失。以闽南话为例,台湾当局推出了保护乡土语言的政策,推广了闽南话标准音,使得台湾本岛的闽南口音基本被统一为了通行腔。与之对照的福建省并没有运用行政手段强制保护并推广闽南语,却反而幸运的保留下来更多的闽南语内部口音。所以我认为“保护方言”有的时候是个伪命题,那么多的方言保护不完的,保护了大方言反而加速了小方言的消失。语言嘛,第一要义还是为了沟通,有了通用语后顺其自然就好。
汉语方言分布地图
尽管菲律宾各地区有着千差万别的各种语言,但是在每个地区都自然形成了一个区域通用语,区域通用语通常是这个区域中使用者最多的语言。而整个国家,又有一个全国通用语,菲律宾语Filipino(即他加禄语Tagalog,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本地语言),于是就出现了地方通用语与全国通用语并存的局面。举例来说,如果交谈双方分别来自Visayas地区不同的岛,他们很有可能会用宿务语(Cebuano)交谈,宿务语是Visayas地区的区域通用语。但是如果交谈的一方不会说宿务语(Cebuano),则他们将使用他加禄语(Tagalog)交谈。
以宿雾语为地区通用语的Visayas地区
菲律宾的官方语言
他加禄语(Tagalog)
之所以他加禄语(Tagalog)能成为菲律宾的全国通用语和官方语言,并被冠以菲律宾语(Filipino)的称号,是因为它是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语言,也是菲律宾使用最广泛的本土语言。他加禄语(Tagalog)拥有2千8百万的使用者,超过菲律宾人口的四分之一。每个菲律宾人都要学习他加禄语(Tagalog),无论是作为母语还是第二语言。同时,绝大多数的菲律宾人也会说英语,有的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母语为他加禄语的人),有的把英语作为第三语言(母语为其他语言的人)。
英语
英语也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并且大多数菲律宾人能说的不错。来自不同地区的菲律宾人相见会默认先使用他加禄语(Tagalog)进行交谈,如果交谈的部分内容令某一方困惑,另一方会把这部分内容用英语再说一遍。在菲律宾,英语通常用于教育、学术和商务的场景。这里存在一种现象:在不同的沟通场景中,人们会主动并且自如的在语言中进行切换。比如两个菲律宾学者可能会使用英语来探讨某一篇文献,但是同样的两个人切换到日常对话时,他们可能就会说他加禄语(Tagalog)。这是不是很神奇呢?至少我从来没有见到在只有中国人的场合下两个中国人全程用英语讨论学术。
对于马尼拉都会区的富有中产,在英语和他加禄语(Tagalog)中频繁的转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想象一下香港人讲粤语夹英文的样子)。因为这些人受到了大量英语世界文化和媒体的影响,这很容易给外来者带来一种错愕,就是仿佛整个菲律宾的人说他加禄语(Tagalog)时都喜欢夹着英文说。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并非每个菲律宾人都是中产阶级或是来自马尼拉,他加禄语(Tagalog)仍然是菲律宾主要的全国通用语,并且只有少量的英语词会被用于他加禄语对话来表达一些新潮概念。
上个学期我上了一门关于国际组织的课程,班里有一个叫Daniel的美国同学。Daniel告诉我们,他的妈妈是菲律宾人,会说五种语言,可是为了帮助他更好的融入美国社会,一种菲律宾的语言都没有教给他,使得他除了英语其他语言都不会。Daniel小时候被妈妈带到菲律宾玩,周围小朋友都讲当地语言(菲律宾学前儿童还不太会英语),他完全听不懂,没有办法融入。现在的他,除了偏亚裔的长相,完全就是个美国人。这个例子正应证了我开头所说的,“主流文化”吞噬一切的美国文化并不是真正的“多元文化”,真正的“多元文化”国家就像菲律宾这样,国际通用语(英语)、全国通用语(他加禄语)、地区通用语、本地方言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存,而不是一代人之后所有人只会说英语而不再会父辈的语言。
写在最后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像中日韩这样民族构成相对单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来看民族构成算是非常纯粹的,几乎可以看成民族国家了)且本地语言强势的国家是很少的,也因此今天的我们错过了“不费什么力就能学会两三门语言”的机会,大家有没有感觉有点小遗憾呢?为我们的国家和语言文化而骄傲吧!
世界各国主体民族所占人口比例示意图(越红比例越高)
语言知识局丨大琨
赞赏
长按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gs/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