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菲律宾 > 菲律宾旅游 > 行走地理这里是菲律宾
当前位置: 菲律宾 > 菲律宾旅游 > 行走地理这里是菲律宾
本文由地理蹊基于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文章整合制作,如有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菲律宾地图,可点击放大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
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遥遥相对,
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
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
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
共有大小岛屿多个。
海岸线长约公里。
菲律宾群岛地形多以山地为主,
占总面积3/4以上;
多火山,有多座火山,
其中活火山21座。
除少数岛屿有较宽广的内陆平原外,
大多数岛屿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狭窄平原。
吕宋岛东南的马荣火山是最大的活火山。
各岛之间为浅海,多珊瑚礁。
菲律宾群岛两侧为深海。
菲律宾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
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
有旱季(11-次年4月)和雨季(5-10月)之分,
东部海岸终年有雨,
并以冬雨最多(受东南信风影响)。
南部地区终年多雨,
无明显旱、雨季之分。
东部的太平洋面是台风发源地,
每年6-11月多台风。
小蹊对菲律宾地理的
最初认知来自以下三幅图中的区域
△长滩岛,位于菲律宾中部,属于菲律宾旅游胜地(图/视觉中国)
△爱妮岛,位于菲律宾西部,生态系统多样(图/视觉中国)
△巧克力山,位于菲律宾南部的薄荷岛(Bohol)。在旱季,太阳将山上的植物晒干,山就变成巧克力般的褐色。(图/视觉中国)
银白的沙滩上拂过茉莉的芬芳
碧蓝的海湾中摇曳海豚的身姿
这里有星罗棋布的岛屿
这里有高耸入云的火山
这里,是菲律宾
西临中国南海,东接太平洋
北与我国台湾省隔海遥望
29.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多民族聚居,东西方文化交汇
这里,是菲律宾
风光绮丽,物产丰饶
菲律宾全境共有多个岛屿
不同的岛屿造就千姿百态的沙滩
你总能找一个或热闹或静谧的角落
牵着爱人的手感受脚下的柔软
听海风赏落日看帆影浮现在天边
这里海水澄澈,沿岸生态极少污染
是潜水者的天堂
深蓝之下,探索神秘的海底沟谷
还可以和鲸鲨海龟海豚一起滑翔
在缤纷的珊瑚丛中同热带鱼嬉戏
回到陆上,火山的雄伟映入眼帘
这里有5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1座
马荣火山是最大的一座活火山
它宛若一顶斗笠戴在椰林稻田之上
被人们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火山锥”
巴纳韦高山梯田被喻为古代奇迹
由0多年前的伊富高民族建起
水渠像银链似的从山顶直泻而下
淙淙流水滋润着葱绿的禾苗
它已成为菲律宾货币上的图案
这里被誉为全球最适合种芒果的地方
出产的芒果异香扑鼻,肉质细腻多汁
是每一个游客必尝的美味
芒果干也是当地著名特产
块大韧实,含糖量高,口感绝佳
在这里,你或许会偶遇小巧的眼镜猴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一个手掌就能把它全部包裹
但它却长有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
就像戴了一副眼镜,十分讨人怜爱
东西交汇,别具风情
历史上,西班牙长期统治菲律宾
殖民者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
改变了这里本土民族的生活方式
刻下了显著的西方印记
历史名城维甘建于16世纪
在欧陆风格基础上融入东方建筑特色
是亚洲保存最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
漫步其中,仿佛逡巡于时间隧道
不禁驻足聆听这个国度的沧桑故事
宿务则被称为抗击侵略者的圣地
年麦哲伦曾在此登陆
威胁当地人屈服投降
勇敢的岛上居民们奋起抗击
至今在激战的海滩上
还矗立着反抗首领拉普拉普的塑像
首都马尼拉是菲律宾最大的港口
素有“东方明珠”美誉
市区里古代遗址随处可见
与鳞次栉比的高楼相映成趣
质朴与繁华、古老与新潮融为一体
这里遍布巴洛克式的天主教堂
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马尼拉的圣奥古斯丁教堂是其中代表
它是菲律宾最古老的石造教堂
浮雕精细逼真,还装饰有大量精美绘画
文化交汇带来多样化的节日
圣诞节等基督教传统节日以法律形式固定
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
每年中国农历大年初一
华裔聚集地区也有大规模庆祝活动
提灯舞狮,锣鼓喧天,热闹异常
洁白馥郁的茉莉是菲律宾国花
又称“桑巴吉塔”,意即“永远爱你”
这是情侣在月下定情的信物
更是菲律宾人民忠于祖国的象征
如今,茉莉花环常被献给外国贵宾
以表示纯真的友谊
中菲友谊,历久弥新
中菲隔海相望、一衣带水
多年前的菲律宾
便与中国“舟舶相继,商使交属”
多年前郑和七次远航
多次到访马尼拉海湾及维萨亚、苏禄等地
明朝初年苏禄国东王访华时病逝
以王礼葬在山东德州
永乐帝还亲笔撰写了墓志铭
中国东南沿海许多居民
漂洋过海来到菲律宾
同当地人民和睦相处
菲律宾国父、民族英雄黎刹的祖先
就来自福建省晋江市
新中国的开国名将叶飞
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
年,中菲两国正式建交
如今,中菲经贸关系快速发展
中国已经跃居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
第一大进口货物来源国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
菲律宾40多家企业踊跃参展
中菲两国历史文化相通
民众生活习性相近
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
选择菲律宾作为旅游度假目的地
目前,中国是菲第二大游客来源国
中菲高层往来日益频密
战略互信不断深化
习近平主席同杜特尔特总统
已在双、多边场合举行5次重要会晤
为两国关系指明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方向
规划出行稳致远的宏伟蓝图
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博鳌国宾馆会见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今天,习近平主席将抵达菲律宾
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
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3年
再次对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
对巩固和提升中菲关系
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
青山缭绕疑无路
忽见千帆隐映来
崇尚和平、讲信修睦
守望相助、携手并进
中菲关系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11月18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交通干道上悬挂菲律宾和中国国旗。(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抓住今天
才能不丢失明天
中国,菲律宾
顺势而上
共创未来
地理题中的菲律宾
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菲律宾人口万,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该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二战后一直不能自给。
(1)说出甲地的板块边界类型,并简析板块运动对吕宋岛地形的影响。(6分)
(2)简述菲律宾稻米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8分)
(3)简述马尼拉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向左滑动找答案
(1)菲律宾位于该地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挤压交界处亚欧板块隆起形成这里的岛弧分布及岛屿上的山地地貌。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分布成为主要的地貌特征。
参考答案:消亡边界(碰撞边界)(2分)板块碰撞,积压抬升(2分)地表崎岖,多火山(2分)
(2)题干强调不能自给,说明或是其产量不足,或者是消费量过大。所以分析该题要围绕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进行描述即:地形、灾害、土地资源等。题中的信息显示山地、人口、种植结构等都显示了不能自给的原因。
参考答案:人口多,需求量大;地形崎岖,人均耕地少,水稻种植面积有限;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8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马尼拉最高月均温值在5月份,达29度以上,1月份温度也在25度以上,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最高值没有出现在7月份的原因与降水增多有关。
参考答案:地处热带,终年高温;(2分);五月气温最高,因为1——4月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少(3分);1月气温最低,主要是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3分)
材料一:年2月25日,联合国发表题为《亚太地区的自然灾害:年回顾》的报告中指出:年全球50%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亚太地区,其中菲律宾是世界上最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
材料二:年菲律宾总人口突破1亿,而农业生产水平徘徊不前,粮食产量不足。二战后,菲律宾伴随着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水平也大幅提高,城镇人口快速增长,肉食品消费也急剧增长。
(1)指出菲律宾夏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3分)
(2)说出菲律宾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其特点。(3分)
(3)分析影响菲律宾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3分)
(4)分析城市化发展快对菲律宾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向左滑动找答案
(1)台风、暴雨、洪涝(3分)
(2)季风水田农业(1分)特点:小农经营、规模小;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答对4点得2分)
(3)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洪涝灾害多发;北部热带季风气候,旱季多旱灾;位于热带地区,台风灾害多发;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山地多平地少;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火山活动频繁。(答对3点得3分)
(4)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城市周边耕地质量下降;人口大量涌人城市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城市人口的大量增长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粮食需求不断上升;城市对花卉、蔬菜等需求增加,导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答对4点得4分)
(届贵阳一中12月月考)材料一巧克力山是位于某岛屿中部的一处自然奇景(位置见图6),由个圆锥形小山丘组成,高度介于40-米之间,全部由石灰岩组成。每年2-5月,“干草堆”都会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材料二据年数据统计,该国石油含量较少,在北部海域仅有约3.5亿桶,而地热资源储量预计约有万千瓦,相当于20.9亿桶标准原油。与地热资源储量丰富的邻国相比,该国的地热能开发速度十分迅速。目前该国正在运转的地热发电站最大发电量约有.4万千瓦,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
(1)推测该岛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分析巧克力山每年2-5月份呈现褐色的原因。
(3)分析该国大力发展地热发电可能面临的问题。
向左滑动找答案
(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理由:从地理位置分析,该岛地处热带,且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从材料分析,每年2~5月,“干草堆”都会干枯,说明有明显的旱季。
(2)原因:该地为石灰岩,土层薄,虽然降水多,但山上只长草不长树;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每年2~5月为旱季,气温高蒸发强,高温将这些草晒干,变成巧克力般的褐色。
(3)自然: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地形崎岖,且气候高温多雨,不利施工;台风频发,破坏发电设施。
社会经济:经济落后,资金投入困难;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差等。
(届石家庄二中高三联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伊富高梯田,坐落在菲律宾北部的伊富高省,是伊富高人依靠肩扛手搬垒起出来的杰作,伊富高梯田的外壁的石墙最高为4米,最低的不到2米。伊富高梯田以竹筒将泉水和溪水引出,经过水闸的控制由高至低层层灌溉,水稻一年收获一季。当地传统的农耕方式世代相传,不使用化肥农药,种植当地品种,采用原始灌溉方式。但目前伊富高梯田面临的挑战也让人忧心忡忡,人口快速增长导致梯田出产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必须依靠发展副业来满足生存需水。为了提高肥力引进了一种巨型蚯蚓,到处打洞,水土流失严重。最直接的挑战还是城镇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
(1)分析菲律宾修建水稻梯田的原因。(8分)
(2)简述伊富高梯田外壁石墙的作用及目前该梯田面临衰败的原因。(10分)
(3)简述影响该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形成原因。(6分)
向左滑动找答案
(1)菲律宾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适宜水稻种植;水稻单产高,满足当地对粮食的需求;菲律宾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菲律宾多山地丘陵地形、坡度较大,修筑梯田可增加耕地面积。(8分)
(2)石墙有效地防止了田地的水土流失。(2分)
稻米产量不高,耕种者难以维持生计;不使用化肥农药,传统耕种获利微薄;劳动量大,年轻人不愿从事传统劳作(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水土流失;原始生态的破坏;传统农业地位下降;环境污染。(8分,任答四点)
(3)台风(热带风暴1分)该国地处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域,距台风形成源地近,是台风主要移动路径的必经区域。(1分)
旱涝(1分),该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1分);
地震(1分),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1分)
(安徽省江南十校届高三联考)材料一东南亚地区图(下图)
(1)科迪勒拉水稻梯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说明菲律宾修筑水稻梯田的原因。(12分)
(2)分析大规模修筑水稻梯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2分)
向左滑动找答案
(1)菲律宾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光热水充足,适宜水稻种植;(3分)水稻单产高,菲律宾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3分)菲律宾多山地丘陵地形、坡度较大;(3分)修筑梯田可增加耕地面积。(3分)
(2)影响:陡坡修建梯田会带来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质量下降(3分),泥沙进入江河湖库,洪涝灾害增加(3分),地下水减少(3分);缓坡修建梯田会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3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届四川绵阳二诊)蕉麻是一种优质的热带硬纤维作物。年降水量~mm,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最适宜蕉麻生长。蕉麻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蕉麻纤维是船用缆绳、地毯等优质原材料,如今,蕉麻大多被制成浆,并加工成高级办公用纸、纸币等。蕉麻原产于菲律宾,约10万菲律宾农民以传统的小农模式从事蕉麻的种植和初加工,其产量约占全球的90%;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图6a)是蕉麻的主产地之一,初加工后的蕉麻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和日本。南美洲西北部的厄瓜多尔(图6b)广泛采用大型种植园生产、机械方法制麻,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蕉麻纤维出口国。
(1)分析棉兰老岛为蕉麻种植提供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指出菲律宾蕉麻产业面临的困境。(8分)
(3)与菲律宾相比,分析在竞争美国蕉麻纤维市场中厄瓜多尔的优势。(6分)
向左滑动找答案
(1)当地种植蕉麻的有利自然条件应该结合材料中蕉麻的生长习性和当地的自然条件作答。
热带,硬纤维作物、年降水量~mm、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最适宜蕉麻生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根据棉兰老岛的区域图分析,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热量和水分条件适合蕉麻生长;分析图例,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火山活动频繁,多火山灰,土壤肥沃;根据河流情况可以看出多山,排水良好。
参考答案:位于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热量充足(2分);全年多雨(年降水量丰富),水分条件充足(2分);多山地,利于排水(2分);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灰土壤肥沃(2分)。
(2)材料中提到菲律宾蕉麻产业的关键词是小农经营、传统、种植和初加工。据此分析菲律宾蕉麻产业面临的困境。
参考答案: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低(3分);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3分);传统的市场受新兴蕉麻生产国的冲击大(2分)。
(3)与菲律宾相比,竞争美国蕉麻纤维市场,厄瓜多尔的优势。结合材料对比菲律宾传统、小农经营,厄瓜多尔广泛采用大型种植园生产、机械方法制麻,因此厄瓜多尔的优势为大型种植园,机械化生产,效率较高。竞争美国市场,结合两地区的地理位置可知,厄瓜多尔距美国市场近,可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答案:距美国市场近,蕉麻纤维原料运输费用(成本)较低(3分);大型种植园,机械化生产,效率较高(3分)。
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巴纳威高山梯田位于吕宋岛北部伊富高省的巴纳威镇附近,距离马尼拉市约公里。梯田开辟在米高、有肥沃火山灰土壤的山上,是0多年前由伊富高民族开辟的;他们用竹子做成灌溉用的水管,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灌溉系统,气势宏伟壮观。
(1)说出甲地的板块边界类型,并简要分析该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分)
(2)简述马尼拉气温与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评价巴纳威镇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4分)
向左滑动找答案
(1)消亡边界。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4分)
(2)气温:终年高温,5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原因是该地地处热带,5月份太阳高度角高,降水少,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小;1月份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降水:夏季(6~10月)降水丰富,冬季(12月~次年4月)降水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及台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同时台风活动少,降水较少。(6分)
(3)有利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多干旱、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4分)
(届衡水金卷5月全国大联考)菲律宾巴纳韦梯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古代人工景观。它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该地气候湿润,年平均降雨量高达毫米。梯田从山脚河谷开始,层层上升,可达海拔-1米处,许多地方的坡度达到70-80度。梯田的外壁大多用坚固的石块砌成,石壁最高可达4米。左图为巴纳韦梯田示意图,右图为该梯田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
1.巴纳韦梯田的石壁高达4米,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沛B.石料丰富
C.山势陡峭D.水土流失
2.右图中粗砂砾石层的主要作用是
A.为作物提供水分
B.加快雨水渗漏速度
C.过滤净化雨水
D.为作物提供养分
3.1年巴纳梯田被列为世界濒危遗产,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海拔处梯田面积小,耕作收益小
B.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弃耕
C.众多堤堰垮塌,无力维修坍塌的田地
D.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取代水稻耕种
向左滑动找答案
1.从图中看山势陡峭,当地人们对陡峭的山坡进行改造形成梯田,巴纳韦梯田的石壁高达4米,主要原因是山势陡峭;降水丰沛不会影响农业上修建梯田,石料丰富对梯田没有关系,水土流失不是主要原因,选择C。
2.粗砂砾石层属于透水层,本地区降水多,粗砂砾石层加快雨水渗漏速度,降低农田积水,B对;本地区降水多,不需要粗砂砾石层为作物提供水分,A错误;过滤净化雨水对农业没有意义,C错误;粗砂砾石层不具有营养成分,不会为作物提供养分,D错误。
3.世界高海拔处梯田面积小,耕作收益小,当地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弃耕,梯田缺少维护,众多堤堰垮塌,无力维修坍塌的田地,1年巴纳韦梯田被列为世界濒危遗产,有利于对古代人工景观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不是列为世界濒危遗产原因,当地条件不适合花卉种植,选择D。
来源:人民日报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好天津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ly/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