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1月30日文章,原题:杜特尔特的中国政策批评者改变调门四年来,菲律宾前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尼奥·卡皮奥、前外交部长罗萨里奥等人一直抨击总统杜特尔特,称其迁就北京在南海的“入侵”,没有立即落实对中国的仲裁胜利。他们抨击杜特尔特的对华政策,要求他不计后果——包括对菲律宾经济和民众的潜在损害——地对抗中国。但如今,批评者们唱起不同的调子。因为他们现在认识到,杜特尔特的战略可能即将取得成功。
从一开始,杜特尔特就有不同的、更长远看法。他预见到纠缠相关问题的严重后果,认定菲律宾及其民众的实际代价将远超民族自豪感带来的理论好处。他对中国的态度,部分还由于决心不(再)受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束缚。他还想做出最符合菲律宾穷人利益的决定——与中国对抗肯定会造成令菲律宾穷人不堪重负的经济困难。另外,他很可能认为菲律宾的未来在亚洲。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占据地区主导地位且会更强大,没有任何国家——包括其盟友美国——会在军事上帮助菲律宾对抗中国。他或许还认为,南海仲裁已成国际法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需要巧妙地将问题搁置,直到和平、互利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时机更加成熟。
因此,杜特尔特寻求一种暂时的妥协,让菲律宾能够分享资源的使用权。迄今结果是,菲律宾渔民继续获得渔业资源,并有可能“联合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与此同时,菲中关系——包括经贸关系——依然良好。而杜特尔特政策的替代选择——试图执行仲裁决定——很可能会导致菲律宾无法获得资源,并遭到中国的经济、政治甚至可能是军事报复。
如今,卡皮奥等在多年抱怨并危及国家和菲同胞后,对杜特尔特政策的结果开始大加赞赏。就连罗萨里奥也称赞该决定是“建设性举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则表示,中菲双方已就共同开发争议海域油气资源达成共识,并建立起合作和相关磋商机制。听起来无疑是达成某种双方都感到满意的谅解。政治妥协可以且往往胜过民族主义主张。但愿有类似情况的其他国家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作者马克·瓦伦西亚,陈俊安译)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ly/1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