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

中国能源周middot嘉宾常毓文


小器材帮你打造生活工作的完美状态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13495.html

常毓文,油气开发与战略研究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油气田开发工程博

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曾任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室主任、采油厂总地质师、副厂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务。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一直从事油气田开发技术、能源战略研究,先后负责承担了国家和公司级战略规划、开发方案编制、数值模拟、新技术攻关和试验等研究项目余项,多次受到了嘉奖。目前主要从事油气战略、油气开发规划等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多项。发表论文余篇,SCI和EI收录30多篇。年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年9月和10月,我国领导人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涉及65个国家(地区),联动着亚欧涵盖45亿人口(占全球人口总数62%)的巨大市场,沿途国家年GPD占全球GDP总额30%,出口贸易额占全球出口贸易总额37.4%,进口贸易额占全球33%,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国家同时提出了推动一带一路的“五通”发展建议,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近两年东非海域天然气的重大发现,已经使该地区成为全球油气合作的焦点,因此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应该适当扩大范围,包含东非地区主要资源国。

表1一带一路涉及的65个国家及地区

地区

个数

国家

东亚

1

蒙古

东盟

10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和菲律宾

西亚

18

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岛

南亚

8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和不丹

中亚

5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独联体

7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

中东欧

16

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

1油气合作有坚实的基础

年6月15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会议提出能源发展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即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以及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与一带一路各国中油气合作基础最扎实、深化合作最现实、互补优势最明显、发展最具可操作性,未来油气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

1.1一带一路各国油气资源丰富

“一带一路”与全球特提斯富油气域相吻合,而特提斯富油气域占全球已探明70%大油气田、75%石油剩余可采储量、68%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油气资源基础丰富。

从油气剩余探明储量看,一带一路国家原油剩余探明储量合计约.51亿吨、占全球55%,其中一带国家占54%、一路国家占1%;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合计约.16万亿方、占全球76%,其中一带国家占71%、一路国家占5%(图1)。其中,原油剩余可采储量集中分布在21个国家中,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集中分布在28个国家中(图2)。

图1“一带一路”油气剩余探明储量全球占比分布饼图

资料来源: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

图2“一带一路”各个国家油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

从待发现资源潜力看,一带一路国家原油待发现资源量合计约亿吨、占全球47%,其中一带占42%、一路占5%;天然气待发现资源量合计约83万亿方、占全球68%,其中一带占60%、一路占8%(图3)。

图3“一带一路”油气待发现资源量全球占比分布饼图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从油气产量看,年一带一路国家原油产量合计约21.59亿吨、占全球51%,其中一带占47%、一路占4%;天然气产量合计约1.69万亿方、占全球49%,其中一带占43%、一路占6%(图4)。其中,原油剩余可采储量集中分布在21个国家中,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集中分布在28个国家中(图5)。

图4年“一带一路”油气产量全球占比分布饼图

资料来源: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

图5年“一带一路”各个国家油气产量分布柱状图

资料来源: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

从油气储产量分布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各国中油气资源和产量主要集中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特别是中东、中亚和俄罗斯等地区(国家)。按照油气储产量规模,油气合作可集中在6个国家项目群,包括哈萨克斯坦油田群、土库曼斯坦气田群、两伊巨型油气田群、俄罗斯与极地群、东南亚油气田群、东非天然气群。

1.2资源国均以资源立国,谋求油气出口多元化

一带一路富油气资源国绝大多数国民经济均以油气合作和油气贸易为主要支柱。以中亚-俄罗斯为例,环里海8国油气出口贸易额占其出口总额70%以上,其中土库曼斯坦75%外汇来自油气出口,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与油价相关度高达0.96,而中俄签订的亿美元/25年石油供应协议、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中俄北极YamalLNG项目等相关油气合作项目成为近两年俄罗斯尝试经济复苏的重要外资来源之一。

同时,国际油气供需格局正发生剧烈变化,而一带一路东西两端联系着欧洲和亚太这全球两大油气消费中心市场。年“一带一路”国家原油消费量合计约10.48亿吨,占全球25%,其中一带占12%、一路占13%;天然气消费量合计约1.39万亿方,占全球41%,其中一带占28%、一路占13%(图6)。

图6年“一带一路”各国油气消费量分布饼图

资料来源: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

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油气需求持续走低,乌克兰事件使俄罗斯能源经济面临多重挑战、欧洲积极寻求能源多元化等等多重地缘与油气重大事件使得一带一路资源国的油气经济面临巨大挑战,而亚太地区可以提供的巨大市场与巨量资金保障,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

1.3中国拥有雄厚的油气合作基础

我国各类公司在一带一路已经具有雄厚的油气合作基础,在未来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已经具有了先发优势。

(1)中亚-俄罗斯地区已有油气上游项目19个,拥有剩余油气可采储量10.2亿吨,原油4.57亿吨,气亿方,凝析油万吨;已建成万吨当量油气生产基地,具备年产万吨当量的储量基础;已筑就万吨当量油气战略通道,油管道万吨,气管道亿方。

(2)中东地区已有油气上游项目21个,拥有剩余油气储量7.3亿吨,原油6.9亿吨,气亿方;已建成万吨当量油气生产基地,具备年产万吨当量的储量基础。

一带一路已有的诸多油气上游合作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方面,充分体现大小国平等、互利共赢的理念,注重把资源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中国与中亚各国友好的纽带;另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4万余个就业岗位、超过亿美元税费和2亿美元公益投入,使资源国民众生活、基础建设、文教卫生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多个项目获得当地政府颁发奖项,阿姆河、阿克纠宾、PK、MMG、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被驻在国元首誉为“油气合作典范”。

1.4一带一路油气合作是我国获得油气最现实的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绿色环保要求,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第二大油气消费国的中国未来最现实的油气进口来源就是一带一路主要资源国。年,中国从俄-中亚-中东进口的原油占年度总进口量64%,天然气占67.3%[6],未来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同时,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油气资源国需要开辟通往太平洋沿岸的出海通道,中国能源运输则需要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有利于增进双方的能源安全、扩大双方的能源利益均有着重大价值。

2主要资源国油气合作现状

梳理资源国油气上游合作现状是未来开展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主要针对一带一路主要资源国各类型公司参与度、不同合同模式对油价的敏感性展开论述。

2.1资源国不同类型油公司合作现状

资源国不同类型油公司的合作现状能够直接反映该资源的油气市场开放程度,也可以通过各类型公司在资源国的参与程度对其油气市场合作环境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适当判断。

一带一路主要油气资源国集中分在中东、中亚和俄罗斯,除了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等上游市场不开放或者极少开放的国家外,其他主要资源国上游市场开放程度和各类型公司参与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以哈萨克斯坦各类型油公司参与程度为例。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参与油气上游作业的公司类型主要以资源国政府与公司、国际油气巨头公司、中国公司和俄罗斯公司为主体,四种类型享有哈国原油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占哈国油气总储量的89%和86%、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82%和90%。其中,资源国国有公司油气储量占比高于油气产量的占比;五大国际巨头油公司均有参与,油气储量分别占45%和39%、油气产量分别占38%和56%,表明国际公司对哈国市场有信心;中国公司参与度也较高、公司类型多样,以中石油为主体,中国公司油气储量分别占6.7%和6.5%,油气产量分别占18.1%和10%(图7)。

图7年哈萨克斯坦各类型油公司油气储产量占比分布饼图

资料来源:WoodmackenzieUpstreamDataTool,

从表2统计可以看出,其他重点资源国各类型油公司参与程度存在较大差异。(1)高开放程度国家:包括哈萨克、伊拉克、莫桑比克、缅甸等,而缅甸与其他国家不同,该国国际油公司参与度不高,主要是泰国国油和马来西亚国油为主体;(2)低开放程度国家:包括俄罗斯等,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国家对油气行业的长期垄断经营所致,近期俄罗斯逐步放开其上游市场,未来各类公司参与度可能会有根本性变化;(3)油气开放程度存差异国家:土库曼斯坦,该国油气储量富集存在差异,主要以天然气储量为主、天然气也是土国油气贸易的主体,因此资源国严控其天然气上游市场也是必然,但受限于土国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其上游工程技术服务合作前景较为广阔。

表2主要资源国各类型油公司油气储产量参与度统计表

国家

资源国

国际油公司

中国公司

其他

油气市场

开放程度

油气储量分别占35%和33%,油气产量分别占20%和16%

5大国际巨头均有参与;油气储量分别占45%和39%,油气产量分别占38%和56%

油气储量分别占6.7%和6.5%,油气产量分别占18.1%和10%

油气储量分别占13.3%和21.5%,油气产量分别占23.9%和18%

油气储量分别占69%和50.6%,油气产量分别占51.2%和16.9%

油气储量分别仅占10%和9.4%,油气产量分别仅占14.8%和20.6%

中国公司油气储量分别占7%和0.8%,油气产量分别占15.2%和5.7%

油气储量分别占14%和39.2%,油气产量分别占18.8%和56.8%

油气储量仅占约11.5%;海域油气仍未建产,当前油气产量来源于陆上,受资源国控制

ENI作为国际巨头的先行者,占据了莫国1/3的油气储量;Anadarko约占油气储量的8%

油气储量分别占14%和13.4%

油气储量分别占39.3%和41.3%

油气储量占比极少;油气产量分别占55%和26%

受制裁影响国际公司参与度不高,仅Total占天然气储量0.5%、Chervon占天然气产量21%

中国公司参与较晚,仅占天然气储量的5.5%

泰国油和马国油是主体;油气储量分别占%和92.2%,油气产量分别占45%和53%

高;泰国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是主要参与主体

油气储量分别占89%和94%、油气产量分别占91%和95%

受制裁影响国际巨头参与意愿不足

 极低

 极低

油气储量分别占52.4%和94%、油气产量分别占49.5%和81%

国际巨头仅ENI参与,并且仅参与,原油储量占5.1%、原油产量占7.4%

油气储量分别占0.7%和3.2%、油气产量分别占0.8%和16.7%

阿联酋国油和马国油是主体;油气储量分别占41.8%和2.7%,油气产量分别占42.3%和2.3%

油气开放存差异、严控天然气市场

2.2资源国不同油气合作模式

“一带一路”重点资源国(群)油气上游合作合同模式主要包括矿税制合同、产品分成合同、服务合同、回购合同等四类合同模式。不同资源国的不同合同模式优劣势存在一定差异性(表3),除合同条款不同外,资源国立法水平、财税条款完整性和延续性、政府监管和执法程度等是决定合同执行好坏的关键因素。

表3主要资源国油气上游合作合同模式优劣势统计表

合同模式

国家

主要合同条款

优势

劣势

矿税制合同

哈萨克斯坦

(1)资源国权益:最高为50%;(2)主要税种:资源开采税、出口关税、出口收益税;(3)现金流:占总现金流10-30%

政府相对透明,资源国立法水平较为完备;合同收益与油价呈正相关;可向政府申诉罚款与其他不合理执法行为

法律法规复杂多变,强化资源国利益的合同监管日趋严厉、条目繁多(环保、税收),不定期稽查频繁

乌兹别克斯坦

(1)矿产资源税30%;(2)增值税20%;(3)消费税25%;(4)企业所得税7.5%;(5)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税8%;(6)超额利润税50%

法律法规复杂多变;税负非常重,没有税收优惠时,没有经济效益

俄罗斯

(1)主要税种:资源开采税、利润税、出口关税、资产税等;(2)税率制定:每年由政府规定;(3)现金流:占总现金流15%

中俄政府关系良好,高层力推扩大能源领域合作

法律法规复杂多变,地方法律和联邦法律存在相互抵触;执法机关随意执法;资产强制“国有化”风险仍然存在

产品分成合同

土库曼斯坦

(1)在扣除基础气和矿费之外,合同者有权使用最高45%-55%的现有天然气和凝析油的额度补偿可回收费用;(2)分成:天然气/凝析油按固定分成比分成,政府72%、合同者28%;(3)所得税:按照为0%-20%;(4)现金流:占总现金流的20%左右

合同规定可以当年%回收所有成本;矿税和所得税税率相对较低;没有设置弥补亏损年限

法律规范体系不透明;没有提起诉讼的独立机构;执法过程中人为因素较大

哈萨克斯坦

(1)成本油分成的两种算法,即投资回收前,扣除优先油剩余部分80%,投资回收后,扣除优先油剩余部分55%;(2)利润油分成:由R因子、IRR百分比、产量法因子三个因子决定,分成比例三者取小

政府相对透明,资源国立法水平较为完备;可向政府申诉罚款与其他不合理执法行为

法律法规复杂多变,强化资源国利益的合同监管日趋严厉、条目繁多(环保、税收),不定期稽查频繁

塔吉克斯坦

(1)成本回收上限:为销售收入的70%;(2)成本回收后利润油气分成:合同者70%、政府30%,政府代缴各类税收;(3)现金流:占总现金流的33%左右

政局较为稳定;合同规定的最低义务工作量较小,前期投入较低;政府代缴或免征各类税收

年新税法删除了年税法中PSA合同方可以享有进口服务增值税免税的优惠条件,增加了已有合同税收稳定条款的风险

服务合同

伊拉克

(1)单桶报酬费在1.4-3美元/桶之间,总产量或增产产量的部分可以用来回收成本;(2)所得税:税率为35%,税基为当年实际所得报酬费用

投资者亏损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没有治安因素的影响,外国承包商在运营过程中仍能产生较可观的经济效益,项目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伊拉克政府腐败、效率低下,各类程序审批缓慢;合同者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产出部分的报酬费,因此合同者不太可能获得暴利,合同者也得不到高油价的收益

回购合同

伊朗

(1)内部收益率:上限为固定数值;(2)报酬费:由成本回收及内部收益率反算得出;(3)成本摊销:从投产起的报酬期内,在合同规定月份内等额摊销发生的资本成本、非资本成本;(4)利息:在报酬期剩余月份等额回收;(5)现金流:占总现金流的50%左右

政局稳定,自新政府成立以来,加强了与西方国家沟通,伊核问题有望缓和

回购合同留给合同者应对变化的空间非常小,超出投资上限部分将不予回收;低油价下,回购合同将面临回收池不足的问题

不同合同模存在各自优劣势的同时,对油价波动的敏感性反映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即产品分成合同随油价下跌、效益下降明显;矿税制合同受油价波动影响程度不一;服务合同主要受成本回收池大小的影响,其报酬费与油价不直接相关,项目效益影响非常小;回购合同项目收益率将同比下降,但下降比率明显低于产品分成和矿税制合同。

3勘探开发潜力及发展趋势3.1勘探现状与拓展方向

一带一路主要资源国近年勘探新增储量逐步减少,勘探新发现油气储量埋深越来越大,当前50%~80%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深于米,而且勘探投资呈周期性波动,但发现平均成本呈上升趋势,年以来发现平均成本增长约3倍。

依据对“5个重点项目群”涉及的重点资源国油气资源系统分析,按近中远期初步梳理了一带一路未来勘探合作领域和勘探方向(表4)。

表4主要项目群勘探方向与潜在目标

项目群

勘探方向

潜在目标

哈萨克原油项目群

油气勘探工作重点仍为西部盆地;

近中期方向:滨里海盆地东-南缘、南图尔盖盆地;

远期方向:里海周缘及东部小盆地

南图尔盖4个区块和鲍金根拗陷、滨里海东缘MGK和EM、南缘2个区块、楚河-萨雷苏北部拗陷;超前储备:滨里海东南缘和中部拗陷、曼格什拉克南北边缘、北乌斯丘尔特东北部及古生界、斋桑盆地、西南缘伊犁北缘

土库曼天然气项目群

油气勘探工作立足阿姆河盆地,积极探索南里海盆地;

近中期方向:阿姆河盆地;

远期方向:南里海东部陆上及海域

阿姆河盆地成熟探区勘探难度逐年增大,盐下上侏罗统礁型储层岩

两伊巨型油气田群

伊拉克:东北部库尔德地区基尔库克-摩苏尔褶皱带及区域性断层之间的断块区;

伊朗:西南部波斯湾海域

伊拉克:QaraDagh、Topkhana、KhurmalaDome等勘探开发区块;

伊朗:Forooz、Madar等年新发现大气田的周边区域的二叠系-三叠系储层

俄罗斯与极地群

油气勘探工作重点围绕6大盆地;

近中期方向:西西伯利亚和蒂曼-伯朝拉盆地北部陆上;

远期方向:北部极地浅海陆架

西西伯利亚盆地陆上中南部挖潜;

北部低勘探区白垩系大型低幅度隆起构造

东南亚群

近期方向:泰国湾马来亚及北大年盆地周缘小裂谷,加里曼丹周缘三角洲盆地第三系浊积砂;

中期方向:呵呖高原盆地二叠系的碳酸盐岩储层,以天然气为主;

远期方向:缅甸、孟加拉扇

呵呖高原盆地二叠系的碳酸盐岩储层,以天然气为主;加里曼丹周缘三角洲盆地第三系浊积砂体;泰国湾马来亚及北大年盆地周缘的小裂谷;巽他陆架周缘第三纪生物礁及碳酸盐岩

3.2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3.2.1开发现状与应对策略

一带一路油气生产以大型油气田为主体。其中,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产量规模超过0万吨级规模油气田数量多,俄罗斯28个、伊朗10个、伊拉克4个、哈萨克斯坦2个、其他国家3个,47个大油气田油气产量合计11.8亿吨油当量,占一带主要国家总产量68%;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产量规模超过万吨级规模油气田为15个,印尼6个、马来西亚4个、泰国3个、缅甸和越南各1个,15个万吨级油气田产量合计约1.36亿吨油当量,占一路主要资源国总产量82%。

一带一路油气田产量在总体呈增长态势的同时,近两年增长逐步趋缓,而且面临着诸多挑战:(1)已开发主力油田总体进入开发中后期,老井自然递减逐年增大。(2)主力油田含水上升较快,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3)措施增油量逐年下降,措施结构发生变化;(4)开发难度增大、新井初始产量下降,但操作费用逐年上涨;(5)资源国投资环境日益变差,利润空间变小。

一带一路油气开发合作需要积极面对当前挑战,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与措施:(1)老油田:对于开发中后期的老油田,大力实施海外二次开发;积极推动“四化”,即深化油藏认识、优化开发模式、优化工艺技术和强化经济评价;(2)巨型油田:对中东整装碳酸盐岩油田,有序调整保持高产稳产;(3)新购项目:对于新购大型和一体化项目,优化开发和投资策略。

3.2.2开发潜力与拓展方向

通过预测主要资源国油气未来产量趋势、梳理各类储量规模已建产和未建产油气田分布,对六大重点合作项目群步提出了未来开发方向(表5)。

表5主要资源国(项目群)开发潜力与方向

项目

开发趋势

油气田分布

(1亿桶储量规模)

开发方向

哈萨克斯坦油田群

原油产量:已建产原油产量基本达到峰值,但卡莎干油田投产及合同到期后产量规模仍可观。

天然气产量:以伴生天然气为主,伴随原油开发,天然气呈相类似发展趋势

已建产:油气田34个,探明储量77.6亿吨,占总探明储量91%;主要分布在环里海地区。

未建产:油气田14个,探明储量7.6亿吨,占总探明储量9%;集中分布在环里海地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zz/48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