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

约翰福音注释第十九章丨马太亨利


约19

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位福音书作者似乎尽量不记载由其他福音书作者讲述的那些经文,但是当他终于来到要讲基督的受苦和死时,他不是把这些事情跳过不说,仿佛以他主的捆绑和十字架为耻,把这些看作是祂经历的污点,而是重复之前其他人已经讲述过的事,并相当详细加以叙述,就像一个不愿知道别的,只愿知道基督并祂钉十字架,除基督的十字架以外,不以任何事夸口的人一样。我们在这一章的故事中看到,I.基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余下发生的事,这是动荡混乱,1-15节。II.作出判决,对此的执行,16-18节。III.祂头上的那称号,19-22节。IV.分祂的衣服,23-24节。V.祂对母亲的关心,25-27节。VI.人给祂醋喝,28-29节。VII.祂临终的话,30节。VIII.人扎祂的肋旁,31-37节。IX.祂身体埋葬,38-42节。哦,愿我们在默想这些事情时,可以体验性地晓得基督死的大能,晓得与祂一同受苦!

约19:1-15

当下彼拉多将耶稣鞭打了。兵丁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祂头上,给祂穿上紫袍;又挨近祂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他们就用手掌打祂。彼拉多又出来对众人说:“我带祂出来见你们,叫你们知道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耶稣出来,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袍。[彼拉多]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个人!”祭司长和差役看见祂,就喊着说:“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彼拉多说:“你们自已把祂钉十字架吧!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祂是该死的,因祂以自己为神的儿子。”彼拉多听见这话,越发害怕;又进衙门,对耶稣说:“祢是哪里来的?”耶稣却不回答。彼拉多说:“祢不对我说话吗?祢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祢,也有权柄把祢钉十字架吗?”耶稣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祢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从此彼拉多想要释放耶稣,无奈犹太人喊着说:“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该撒的忠臣(原文作“朋友”)。凡以自已为王的,就是背叛该撒了。”彼拉多听见这话,就带耶稣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铺华石处,希伯来话叫厄巴大,就在那里坐堂。那日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约有午正。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祂们喊着说:“除掉祂!除掉祂!钉祂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说:“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十字架吗?”祭司长回答说:“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于是彼拉多将耶稣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

这是对他们不公审讯我们主耶稣的进一步叙述。控告的人继续,百姓当中发生极大的混乱,审判官自己心中也是混乱非常,在这叙述当中,要用方法加以概括,这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按其顺序一步一步来看。

I.这位审判官虽然宣告这位囚徒无辜,却虐待祂,以此希望平息控告之人的怒气;他的意图,即使真的是好,却绝不能为他的做法辩护,这做法显然不公。

1.他命令人把祂当作罪犯一样鞭打,约19:1。彼拉多,看见众人如此愤怒,对按照人的选择将祂释放的计划感到失望,于是将耶稣鞭打了,就是指派伴随他左右的执法吏将祂鞭打。贝德认为彼拉多亲手鞭打耶稣祂自己,因为圣经说彼拉多将耶稣鞭打了,这可能可以比较好解释这节经文。马太和马可提到祂是在被定罪之后遭鞭打,但这里看来是在之前。路加说彼拉多提议责打祂,把祂释放了,这必然是发生在判决之前。对祂的这鞭打只是为了安抚犹太人,在这件事上彼拉多是恭维他们,愿意听从他们的话,违背他自己的意见到如此程度。罗马人的鞭打一般来说非常严厉,不像犹太人那样限在打四十下以内;然而基督服在这痛苦和羞辱之下,是为我们的缘故。(1.)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圣经讲到祂受责罚,被击打苦待,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赛53:5),祂任由人打祂的背(赛50:6),扶犁的,在祂背上扶犁而耕,诗:3。祂自己也这样预言了这事,太20:19;可10:34;路18:33。(2.)因祂受的鞭伤,我们便得了医治,彼前2:24。我们原本配得受鞭子和蝎子责打,因为知道我们主的意思却不去行,就多受责打;但是基督为我们受了鞭打,承受了祂父忿怒的杖,哀3:1。彼拉多鞭打祂的目的,是让祂不至被定为有罪,但这无效,只不过是表明神的计划是什么,就是祂受鞭打,使我们不至被定罪,我们与祂一同受苦,这的确起效了:医生受鞭打,让病人可以得医治。(3.)让鞭打因祂的缘故可以被分别为圣,让跟从祂的人可以轻松承受;让他们可以像真的发生那样,以这受辱为欢喜(徒5:41;徒16:22,25),可以像保罗那样,他受鞭打是过重的,林后11:23。基督受的鞭打除掉了他们所受鞭打的毒钩,改变了那些鞭打的性质。我们受审的时候,乃是被主惩治,免得我们和世人一同定罪,林前11:32。

2.他把祂交给他的士兵,把祂当作傻子取笑玩弄(约19:2-3):那些作巡抚卫兵的兵丁,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祂头上;这样的冠冕,他们认为是最适合这样的一位王;他们给祂穿上紫袍,某件那种颜色,旧得露出织线的袍子,他们认为作祂为王的标记就是足够;他们这样恭喜祂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怎样待臣民就怎样待君王),然后就用手掌打祂。

(1.)在这里请看彼拉多的卑鄙和不公,他容许一个他相信是无辜,如果是这样,就是极好的人,受他自己仆从这般虐待践踏。在法律逮捕之下的人当受法律保护,他们被关起来,要使他们得安全。但彼拉多如此行,[1.]为的是满足他士兵,也许也是他自己作乐的兴致,虽然人以为一位判官理当严肃。希律以及他的兵丁,刚刚也如此行,路23:11。现在是过节的时候,这对他们来说就好像一场戏;就像非利士人戏耍参孙一般。[2.]为要满足犹太人恶意的兴致,满足他们,他们希望尽可能地羞辱基督,最大大地侮辱祂。

(2.)在这里请看士兵的粗鲁和蛮横,他们是如何完全失去了一切的正义感和人性,他们如此对一个落在愁苦之中,一个以智慧和尊贵闻名,从未做过任何让祂失去这名声的人夸胜。但基督神圣的信仰,就像祂在这里遭遇的一样,已经如此被人卑劣地曲解,被坏人随意打扮,就这样落在藐视和讥讽之下。[1.]他们用模仿的王袍给祂穿上,仿佛这是冒充和讥笑,不过只是狂热幻想和疯狂想象的产物。就像基督在这里被打扮得像一位只是骗人的王,同样祂的信仰被人说成是骗人的事,神与人的灵魂,罪和本分,天堂与地狱,以及许多事情,都是奇思妄想。[2.]他们给祂戴上荆棘的冠冕;好像基督的信仰是全然的苦行,是世上最大的痛苦和苦难;仿佛顺服神和良心的掌管,就好似一头扎进荆棘丛中;但这是不公的毁谤;乖僻人的路上,有荆棘和网罗;但是信仰的道路是玫瑰和桂冠。

(3.)这里请看我们主耶稣在为我们受苦时令人惊叹的屈尊俯就。伟大和宽宏的人能忍耐任何不及凌辱、任何劳苦、任何痛苦、任何损失严重的事,却不能忍受羞辱;然而这位伟大圣洁的耶稣,为了我们服在这一切之下。请看,并赞叹,[1.]一位受苦的主不可战胜的忍耐,给我们留下一个榜样,当我们在尽本分时落在最大苦难之下,应该如何甘心和勇敢,平静,心灵柔和。[2.]一位救主不可战胜的爱与仁慈,祂不仅欢喜坚定地经历这一切,还为了我们,为了我们得救自愿承担这些。在当中祂表明了祂的爱,表明祂不仅为我们死,还像一个受侮辱的人那样死。第一,祂忍受痛苦;不仅是死亡的剧痛,虽然钉十字架的死,其痛苦是最剧烈的;而且好像这死亡的痛苦太小,祂还服在这些死之前的痛苦之下。基督让自己降卑,头戴这些荆棘的刺,被痛苦打击,为要拯救和教导我们,我们还要抱怨肉体上的一根刺,受苦难攻击吗?我们需要这些,免得我们自高,林后12:7。第二,祂轻看羞辱,被人披上像傻子衣袍一样的穿着,被假装敬重,对祂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这样的羞辱。我们任何时候因行善受到嘲笑时,让我们不要感到羞辱,而要把荣耀归给神,因为这样我们就是与基督一道受苦。祂承受这些假意的尊荣,得到补偿,获得真正的尊荣,我们如果为祂耐心忍受羞辱,也要如此。

II.彼拉多在这样虐待这位囚徒之后,把祂带到控告祂的人面前,希望他们现在满意了,放弃控告,约19:4-5。在这里他提出两件事情供他们考虑:—

1.他找不到祂里面有什么东西,使祂危害罗马政府(约19:4):“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oudemianaitianheurisko—我查不出祂有丝毫的罪,或者控告祂的理由。经过进一步审问,他重复曾经发出的宣告,约18:38。藉此他就自己定了自己的罪;如果他查不出祂有什么罪,为什么要鞭打祂,为什么容祂受虐待?只有作恶的人才应该受苦待;然而许多人就是这样取笑和苦待信仰,他们要是认真的话,就不得不承认,他们查不出它有什么罪。如果他查不出祂有什么罪,为什么把祂带出来到控告祂的人这里,为什么不按他理当做的那样立即将祂释放?如果彼拉多只是咨询他自己的良心,他就不会鞭打基督,也不会钉他十字架了;但他想圆滑处理这事,鞭打基督取悦众人,不钉祂十字架,救他自己的良心,请看他就是两样都做了;要是他一开始就决定钉祂十字架,他就无需鞭打祂。那些想要冒险犯小罪,以此不让自己犯大罪的人,通常都陷入这两样之中。

2.他对祂作了这样的事,这要使祂对他们和他们的管治没有那么危险,约19:5。他带祂出去到他们那里,祂头戴荆棘冠冕,头和脸满是血。他说,“你们看这个人,你们如此嫉妒的这个人,”暗示祂虽然曾经如此广受欢迎,让他们有某些理由害怕祂在国中的利益会削弱他们的利益,然而他已经把祂当作奴隶对待,让祂受人藐视,就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这事,在这之后他想众人不会再对祂有任何敬重,祂也不能再挽回声誉。彼拉多根本没有想到,正是基督所受的这些苦,要在后世受到最好、最伟大的人尊崇纪念,他以为要让祂和跟从祂的人永远蒙羞、无法消除的那十字架和那鞭伤,这些人要以此为荣。(1.)在此请观察,我们的主耶稣现身,带着各种羞辱的记号。祂出来,甘愿成了一台戏,遭人哄笑,当祂穿着这身衣服出来,无疑祂会受到这样的待遇,知道祂被立成了毁谤的话柄,路2:34。祂就是这样出来担当我们的凌辱吗?那么让我们出来,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来13:13。(2.)彼拉多如何把祂展现在人面前:彼拉多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个人!”祂对他们说:原文如此作,直接的先行词是耶稣,人认为这是基督自己说的话,我看不出这会有什么为难之处;祂说,“你们看这个人,你们如此发怒反对祂的这人。”但一些希腊抄本,以及大部分的译者,就像我们一样给这里加上一点,使之成为[彼拉多]对他们说,目的是要平息他们的怒气,“你们看这个人。”不是为了感动他们怜悯,你们看这个人,祂配得你们的同情;而是制止他们的猜忌,你们看这个人,祂不值得你们猜疑,对于这个人,你们从此无需惧怕祂会有危险;祂的冠冕被践踏于地,现在全人类都要讥笑祂。然而这句话却是非常感人:“你们看这个人。”我们每一个人,用信心的眼睛看受苦的基督耶稣这个人,这是好的。你们观看王,头戴冠冕,就是他母亲给他戴上的,那荆棘的冠冕,歌3:11。“你们看这个人,合宜地被这个景象感动。看祂,因祂哀哭。看祂,并且爱祂;停下来仰望耶稣。”

III.控告祂的人不是得了安抚,而是越发愤怒,约19:6-7。

1.在此请留意他们的吵闹和狂怒。带领暴徒的祭司长,愤怒和生气地喊着说,他们的差役,或仆人,一定要他们说什么自己就说什么,和他们一道喊着说:“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普通人可能会认同彼拉多关于祂无罪的宣告,但他们的领袖,祭司长,使他们走错了路。在这里,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他们针对基督的恶意是,(1.)不合理和至为荒谬,他们不能证明对祂的控告,反对彼拉多对祂作出的判决;虽然祂是无辜,却一定要把祂钉十字架。(2.)不知足和非常残忍。祂受鞭打的苦境,在当中的忍耐,法官柔和的劝说,都丝毫不能让他们软化;彼拉多改变主张,让他们心情欢喜的讥笑之举,也不能让他们心软。(3.)是暴力和非常坚决;他们要按自己要求的成事,宁愿冒着失去巡抚支持、城市安宁和他们自己安全的危险,也不愿取消他们最大的要求。他们攻击我们主耶稣,高喊“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的时候如此暴力吗?我们在高举祂的名,呼吁“给祂加冕,给祂加冕”时岂不应该有力热心吗?他们对他的仇恨让他们更努力反对祂吗?我们对祂的爱岂不应该我们更快快为祂和祂的国作工吗?

2.彼拉多制止他们的暴怒,仍坚持这囚徒是无辜的:“如果一定要钉祂十字架,你们自已把祂钉十字架吧!”他是讽刺地说这话;他知道他们不能,他们不敢钉祂十字架;但他好像是说,“你们不可强迫我为你们的恶毒做苦工;我不能良心无愧地钉祂十字架。”这决心是好的,要是他能坚持到底的话。他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所以不应该继续与控告祂的人讨价还价。要安全稳妥远离罪的人,应当对试探掩耳不闻。而且他本应该保护这囚徒不受他们侮辱。他得着权柄为的是什么,岂不就是为了保护受伤害的人吗?巡抚的卫士应当作公义的卫士,但彼拉多没有足够的勇气按良心行事,他的胆怯将他出卖给了网罗。

3.控告的人给他们的要求加上进一步的口实(约19:7):“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只要我们能有权执法,祂是该死的,因祂以自己为神的儿子。”在此请留意,(1.)他们指着律法夸口,即使自己倒犯律法,玷辱神,正如圣经对犹太人作出的谴责那样,罗2:23。他们确实有一极好的律法,远超其他民的律例和判断;但他们为如此恶劣的目的滥用律法时,他们指着律法夸口,这是枉然。(2.)他们显出一种反对我们主耶稣的停不了、根深蒂固的恶意。当他们不能控告祂冒充为王,以此激怒彼拉多来反对祂的时候,就强调这一点,就是祂冒充自己是一位神。就这样他们为了把祂除掉,连每一块石头都翻转了。(3.)他们滥用律法,把律法当作他们行恶的工具。一些人认为他们是指专门为反对基督而定的一条法律,仿佛因它是一条法律,无论对错都必须执行;在这一方面,那些设立不义之律例的和记录奸诈之判语的,他们有祸了,赛10:1。见弥6:16。但他们应该是指摩西律法,如果是这样,[1.]那么确实亵渎神的、拜偶像的和假先知,按照这律法都要被处死。无论是谁,冒充神的儿子,就是犯了亵渎神的罪,利24:16。但是,[2.]说基督冒充神的儿子,这是错的,因为祂确实是神的儿子;他们应当察验祂举出证明祂是这样的证据。如果祂说祂是神的儿子,祂教训的目的和倾向不是吸引人离开神,如果祂用神迹证明祂的使命和教训,就像祂已经毫无疑问这样证明,使之无可辩驳那样,那么按照他们的律法,他们就应该听祂(申18:18-19),如果他们不听,就要被剪除。要是他们不坚持他们自己的看法,把这当作一件罪行归给祂,祂称祂是神儿子的这件事就是祂的荣耀,也本可以成为他们的福气,为着此事,祂不应当被钉十字架,因为按照他们的律法,这不应被判处死刑。

IV.审判官听到这新的说法,再次提审这囚徒。请观察,

1.彼拉多听到这控告时的担心(约19:8):当他听到他的这位囚徒不仅自称为王,还自称是神,祂越发害怕。这使他更感到为难,在两方面让这案子更加难办;因为,(1.)如果他宣判祂无罪,冒犯百姓的危险就更大了,因为他知道众人为着神是一位这一点是多么热心,他们现在对于其它神是多么厌恶;所以,虽然他可能有希望平息他们对一位自称为王的人的狂怒,却绝不可能让他们接受一位自称的神。彼拉多想,“如果这是动乱的根源,那么就是不能用一句玩笑打发的。”(2.)如果他要定祂为有罪,得罪他自己良心的危险性就更大了。(彼拉多想)“祂是使自己作神的儿子的那一位吗?如果证明真是如此,那怎么办?那我又会有什么结果?”就连属血气的良心,也会让人害怕落在与神相争的情形里。异教徒有一些荒唐无稽的传说,成了人样的神有时以卑微的样子出现,受到一些人苦待,这些人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彼拉多害怕,怕他因此让自己闯进一个极其难办的处境里。

2.因此他进一步审问我们的主耶稣,约19:9。为了给那些控告的人他们能得着的一切公平裁判,他重新让辩论开始,进到衙门里去,问基督,“祢是哪里来的?”请留意,

(1.)他选择进行这查问的地方:他进衙门,为要秘密进行,使他离开众人的嘈杂和喧嚷,可以更仔细察验事情。希望寻见在耶稣里的真理的人,必须离开偏见的嘈杂,退下,像退回到衙门,单独与基督谈话一样。

(2.)他向祂提出的问题:“祢是哪里来的?祢是从人来还是从天上来?从下面来还是从上面来?”之前他曾直接问过,“祢是王吗?”但在这里他没有直接问,“祢是神的儿子吗?”免得他看起来是太放肆插手神的事情。而是笼统地问,祢是哪里来的?祢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在哪里,曾经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3.)我们主耶稣在这个问题上受查问时沉默不语;但耶稣却不回答。这不是一种闹情绪的沉默,藐视法庭,也不是因为祂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而是,[1.]这是一种忍耐的沉默,让圣经可以应验,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赛53:7。这沉默是大声表明祂在目前的受苦中顺服父的旨意,就这样让自己迁就,使自己镇静承受。祂不出声,因为祂不愿说什么拦阻祂的受苦。如果基督像宣告自己是一位王那样清楚宣告自己是一位神,很有可能彼拉多就不会定祂为有罪(因为控告的人提到此事他都害怕);罗马人虽然胜过他们征服的各国的王,却敬畏他们的神。见林前2:8。他们若知道祂是荣耀的主,就不把祂钉在十字架上了;那么我们怎么能得救呢?[2.]这是一种慎重的沉默。当大祭司问祂,“祢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不是?”祂回答说,“我是,因为祂知道他们是根据讲到弥赛亚的旧约圣经经文问的;但是当彼拉多问祂的时候,祂知道他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对弥赛亚,祂是神儿子没有概念,所以回答一个头脑里充满异教神学,会用它来衡量祂的回答的人,这有什么用呢?

(4.)彼拉多对祂沉默发出的高傲责备(约19:10):“祢不对我说话吗?祢站着不出声,是这样来冒犯我吗?祢岂不知,作为一个行省的首领,如果认为合适,我有权柄把祢钉十字架,如果认为合适,也有权柄释放祢吗?”在此请观察,[1.]彼拉多是如此尊崇自己,指着他自己的权柄夸口,这并不亚于尼布甲尼撒的夸口,对于此人圣经说,他可以随意生杀,但5:19。掌权者容易因他们的权力得意,这权力越绝对武断,就越满足和迎合他们的骄傲。但是他尊崇他的权力到了过分的地步,夸口说他有权把一位他已经宣告为无罪的人钉十字架,因为没有一位君王或统治者有权柄行恶。Idpossumus,quodjurepossumus—我们只能行我们秉公办理的事。[2.]他是如何藐视我们配得称颂的救主:“祢不对我说话吗?”他责备祂,第一,仿佛他对掌权者不忠不敬,当人对祂说话时不出声。第二,仿佛祂对一位曾经可怜祂的人忘恩负义:“我已经努力要使你获释,祢不对我说话吗?”第三,仿佛祂自己是没有智慧:“祢不对一位愿意还祢清白的人说话,还自己一个清白吗?”如果基督真的想救自己的性命,现在就是祂说话的时候了;但祂要做的就是舍命。

(5.)基督对此责备恰当的回答,约19:11,在当中,

[1.]祂勇敢责备了他的傲慢,纠正他的错误:“虽然你外貌和说话为大,若不是从上头赐给祢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没有权柄鞭打我,没有权柄钉我十字架。”虽然他鲁莽无礼时,基督认为回答他并不合适(那时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然而当他专横傲慢时,祂的确认为回答他是合适的;这时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箴26:4-5。当彼拉多使用他的权柄时,基督安静顺服这权柄;但是当他因此变得骄傲时,祂就让他认识他自己的本相:“你拥有的所有权柄,都是从上头赐给你的,”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提醒他,作为长官,他总体的权柄,是受限制的权柄,他所做的不能超过神容许他所做的。神是权柄的源头;存在的权柄,正如是由祂授权,从祂而出,同样它们是顺服于祂。他们不应超越祂的律法指引他们的;他们不能超越祂的护理允许他们的。他们是神的手和祂的刀,诗17:13-14(亨利先生使用的英文圣经译本作,耶和华啊!求祢起来,前去迎敌,将祂打倒,救护我命脱离那是祢刀的恶人。耶和华啊!求祢用手救我脱离那是祢的手的人,脱离[世]人,脱离那只在今生有福分的世人,等等。译者注)。虽然斧向用斧砍木的自夸,但它仍不过是一件工具,赛10:5,15。让傲慢压迫人的人知道,在他们以上还有更高的,他们要向祂交账,传5:8。让这止息受压迫之人的抱怨,这是耶和华(亨利先生引用的经文是赛25:9,译者注)。神曾命令示每咒诅大卫;让这安慰受压迫的人,逼迫他们的人所行的不能超过神让他们所做的。见赛51:12-13。第二,告诉他,具体来说他用来反对祂的权柄,以及那权柄所有的努力,都是按着神的定旨、先见,徒2:23。彼拉多从来没有比现在更幻想自己看起来如此伟大,他坐着审问像这样的一位囚徒,这人被许多人看作是神的儿子和以色列的王,如此伟大的这人命运由他掌握;但是基督让他知道,他在当中不过是神手中的工具,若不是按照天上的安排,就不能做成任何反对祂的事,徒4:27-28。

[2.]祂把他的罪和犯罪团伙众头目的罪相比,温和地原谅和减轻他的罪:“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是落在更大的罪责之下;因为你作为掌管,拥有从上而来的权柄,在你的位置上,你的罪比他们的罪要小,他们出于嫉妒恶毒,催促你滥用你的权柄。”

第一,这清楚表明,彼拉多所做的是罪,是一件大罪,犹太人加给他的压力,他让自己承受的压力,不能为他辩护。基督藉此要作出一个暗示,为要唤醒他的良心,加增他现在落在其中的惧怕。其他人的罪责不能除去我们的责任,在那大日,说其他人比我们更糟,这也于事无补,因为我们不是根据比较受审,而是一定要背负我们自己的重担。

第二,然而他们把祂交给彼拉多的罪更大。藉此看出并不是所有的罪都同等,而是一些比其它更险恶;一些相对就像蠓虫,其它就像骆驼;一些是严重的刺,其它的是梁木;一些是分毫,其它是几块钱。把基督交给彼拉多的那人,是1.那些高呼“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的犹太人。他们曾见过基督行的神迹,是彼拉多没有见过的;弥赛亚是首先奉差遣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是祂自己的人;对于他们,现在受奴役的人来说,一位救赎主应该是最受欢迎的,所以他们起来反对祂,他们就是比彼拉多更糟糕了。2.或其实祂是特别指该亚法,他是阴谋反对基督的首领,是第一个提议要杀死祂的,约11:49-50。该亚法的罪要比彼拉多的罪大得多。该亚法逼迫基督,出于对祂和祂教训纯粹的敌意,是故意和恶毒预谋。彼拉多定祂的罪,完全是因为惧怕百姓,这是一个匆忙的决定,他并没有时间冷静考虑。3.一些人认为基督是指犹大;因为虽然他并没有直接把祂交在彼拉多手里,然而他把祂出卖给了那些这样做的人。在许多方面,犹大的罪都比彼拉多的罪更大。彼拉多不认识基督;犹大是祂的朋友,跟从祂的人。彼拉多在祂身上查不出什么罪来,但是犹大对祂的良善知道得很多。彼拉多虽然有偏见,却没有受贿,但是犹大受贿赂以害无辜;犹大的罪是带头的罪,让所有跟着来的罪进来。他领人捉拿耶稣。犹大的罪如此之大,以致天理不容他活着;而是在基督说这话,或不久之后,他就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V.彼拉多与犹太人相争,要救耶稣脱离他们的手,但这是枉然。在这之后我们不再听到彼拉多和这位囚徒之间发生的任何事;剩下的都是他和控告的人之间的事。

1.彼拉多似乎比从前更着急要使耶稣得释放(约19:12):从此,从这时候,出于这个原因,因为耶稣已经那样回答他(约19:11),虽然当中有责备,他却善意接受;并且虽然基督查出他的罪,他仍然还是查不出基督有什么罪来,彼拉多想要释放耶稣,想要这样做,努力这样做。他想要释放祂;他想办法要怎样圆满和安全地做成这事,不至于得罪了祭司。当我们尽本分的决心被如何讲得通、便利去做的打算吞没时,这就绝非好事。如果彼拉多看重谋略高于秉公行事,他就不会一直想要释放祂,而是已经这样做了。Fiatjustitia,ruatcoelum—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2.犹太人比从前更为大怒,更暴力地要钉耶稣十字架。他们仍像从前一样吵闹喧嚷着要行出他们的计划;所以现在他们大声喊叫。他们要人以为,民众都反对祂,所以努力让众人高喊把祂压制下去,要纠集一群暴徒,这并非难事;如果容许展开公平的投票,我不怀疑结果会是大多数人同意释放祂。几个疯子可能大声叫喊压过许多智慧人,然后幻想自己说话代表一国,或者全人类的意思(其实这只不过是胡闹而已);但要改变把民意颠倒黑白的那些人的意思,改变他们的呐喊,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现在基督落在祂仇敌手中,祂的朋友胆小不出声,并且消失了,那些反对祂的人争先恐后表明自己是这样的人;这就给了祭司长一个机会,说祂要被钉十字架,这是所有犹太人一致的决定。在这怒号中,他们想要做两件事:—(1.)污蔑这位囚徒,说祂是该撒的敌人。祂已经拒绝接受这世上的国和它们的荣耀,已经宣告祂的国不属这个世界,然而他们要说祂是背叛该撒;antilegei—祂对抗该撒,侵害他的威严和主权。信仰仇敌的诡计,总是把它说成是与列王和各省有害,而实际上它是对双方极其有益。(2.)威吓审判官,说他不是该撒的朋友:“你若释放这个人,不惩罚祂,让祂走,就不是该撒的朋友,所以就是不忠于托付于你的,和你官位的责任,惹动皇帝的不悦,会被揭露出来。”他们暗示威胁要告发他,让他被革职;在这里他们触动了他一个敏感和非常脆弱的部分。但是,在所有人当中,这些犹太人不应假装关心该撒,他们自己对他和他的管治怀有如此恶意。他们不应说作该撒朋友的话,他们自己是如此对抗他的人;然而这样假装为好事发热心,常常被用来掩饰反对更好之事的真正恶意。

3.枉然试验了其它权宜之计后,彼拉多轻慢地尝试逗乐他们,让他们脱离暴怒;然而这样做,就向他们暴露了自己,顺激流而下,约19:13-15。在长时间对抗,似乎现在要努力抵挡这进攻(约19:12)之后,他卑贱地投降。在此观察,

(1.)让彼拉多震惊的是什么(约19:13):彼拉多听见这话,说如果他不处死耶稣,就不可能忠心于该撒的尊荣,不能保证得该撒的眷顾,这时他想是时候考虑他的事。他们所说基督是罪犯,所以彼拉多的责任就是定祂的罪的一切话,并没有打动他,他仍坚持相信基督无罪;但是当他们敦促说,定祂的罪,这符合他的利益,这是他就开始屈服。请注意,把自己的幸福与人的眷顾捆绑在一起的人,就是让自己成为撒但试探轻松的猎物。

(2.)为确定判决此事所作的预备:彼拉多就带耶稣出来,他自己威严地坐上审判席。我们可以想象他传召人把他的袍服拿上来,让他可以显为大,然后坐堂。

[1.]基督被定罪,尽了所有当尽的礼仪。第一,把我们带离神的审判台,所有信徒通过在这地上受审的基督,可以在天庭被宣判为无罪。第二,除去跟从祂的人为祂缘故要受大场面审讯而带来的惧怕。当保罗的主在他之前受审,他就能更好立在该撒的审判台。

[2.]这里说明了时间地点。

第一,基督被定罪的地方:在一个地方,名叫铺华石处,希伯来话叫厄巴大,很有可能是他坐堂断案或审判罪犯的地方。一些人认为厄巴大意思是封闭的地方,用围栏围起来避免众人的攻击,所以祂不需害怕;其他人认为它是指抬高的地方,抬高让人可以看见祂。

第二,时间,约19:14。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约有午正。请观察,1.日子: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就是说,为逾越节安息日,以及那一日和无酵节其余日子的严肃会作预备的日子。这从路23:54可以清楚看得出来,那日是预备日,安息日也快到了。所以这预备是为安息日作的。请注意,逾越节之前应当有预备。提到这一点,就使他们的罪更大了,他们带着如此大的恶毒和狂怒逼迫基督,而这时候是他们本应除去旧酵,为逾越节作预备的时候;但他们是在更好的日子做更坏的事。2.时候:约有午正。一些古代希腊和拉丁抄本把这记作约有第三个钟头(巳初),这与可15:25吻合。从太27:45看得出来,祂是在午正之前就上了十字架。但看来在这里记载不是为准确断定时间,而是为了显明逼迫祂的人罪更严重,就是他们不仅在一个严肃日,预备日努力逼迫,还是从巳初到午正(第三个钟头到第六个钟头,我们称之上教会的时间),让自己去做这恶事;所以在这一日,虽然他们是祭司,却丢下在圣殿里的事奉,因为他们到了午正才把基督放下,那时黑暗开始,这把他们吓跑了。一些人认为,按照罗马人和我们的计算,对这位福音书作者来说,午正的时候是早上六点钟,对应犹太人一天的第一个钟头;基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是差不多在早上六点,刚刚在日出之后达到高潮,这是有可能的。

(3.)彼拉多在着手作出判决前,与犹太人,祭司和众人见面,尝试制止他们愤怒的洪流,但却徒然。

[1.]他对犹太人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这是责备他们暗示这位耶稣自立为王,他们这样做是何等荒谬和恶毒:“看哪!这是你们的王,就是你们控告觊觎王位的人。这人可能对政府构成危险吗?我肯定祂不会,你们也可以肯定,把祂放了吧。”一些人认为他在此是责备他们秘密厌恶该撒:“如果这人只要牵头造反反对该撒,你们就会立这个人作你们的王了。”但是彼拉多虽然根本无意,看起来却像是神对他们发出的声音。基督现在戴上荆棘的冠冕,像一位加冕的王,被呈现在人面前:“看哪!这是你们的王,神以及在锡安祂的圣山上立的王;”但他们不是发出欢喜认同的欢呼参与此事,而是反对祂,他们不愿有一位神选立的王。

[2.]他们高呼,发出最大的怒气,“除掉祂!除掉祂!”这既表明出恶意,也表明出蔑视,aron,aron—“除掉祂,祂不是我们的人;我们不承认祂是我们的亲族,更不承认是我们的王;我们不仅不敬畏祂,还不怜悯祂;除掉祂,不要让我们再看到祂:”因为圣经就是这样论到祂的,祂是本国所憎恶的(赛49:7),他们掩面不看祂,赛53:2-3。从世上除掉祂,徒22:22。这表明,第一,我们在神的审判台前原本配受怎样的对待。因着罪我们在神的圣洁面前成为可憎,神的圣洁高呼,除掉他们,除掉他们,因为神眼目清洁不看邪僻。对神的公义而言,我们也变得可憎,神的公义呼喊反对我们说,“钉他们十字架,钉他们十字架,执行律法的判决。”要不是基督干预,如此被人拒绝,我们就已经被神永远拒绝了。第二,这表明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我们的罪。圣经常说我们当治死罪,与基督的死形状相符。把基督钉十字架的那些人,是带着厌恶如此行的。我们应当带着敬虔的愤怒打击我们里面的罪,就像他们带着不敬虔的愤怒打击为我们成为罪的那一位一样。真悔改的人把他的过犯从自己身上除去,除掉它们,除掉它们(赛2:20;赛30:22),钉它们十字架,钉他们十字架;它们住在我心里,这是不应当的,何14:8。

[3.]彼拉多愿意释放耶稣,然而要由他们来释放,就问他们,“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十字架吗?”他这样说,是为了,第一,堵住他们的口,让他们看到,在他们比以往更需要一位王的时候,他们拒绝一位把自己交给他们,作他们王的人,这是何等荒谬。他们对受奴役失去知觉了吗?不想得自由了吗?不珍惜一位解救他们的?虽然他看不到有理由要怕祂,他们却应当看到有理由要盼望从祂那里得着什么;因为被镇压、沉没的事业,是愿意抓住任何事情。或者,第二,堵住他自己良心的口。彼拉多想,“如果这位耶稣是王,祂只是犹太人的亲族,所以我无需做什么,只要公平把祂交给他们;如果他们拒绝祂,要把他们的王钉十字架,那与我何干?”他讥笑他们的愚昧,他们期待一位弥赛亚,然而却打击显为如此之好,就是祂的那一位。

[4.]祭司长为了有力地弃绝基督,让彼拉多钉祂十字架(但他原本大大逆着他们的心意),就大喊,“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他们知道这要让彼拉多欢喜,所以希望说服他,虽然与此同时他们恨该撒和他的统治。但在这里请观察,第一,这清楚表明,这是弥赛亚要出现的时候,就是那所定的时候,现在到了;因为如果犹太人除了该撒没有王,那么这就是圭离了犹大,杖离了他两脚之间,除非细罗来到建立一个属灵的国度,否则这绝不会发生。还有,第二,神使用罗马人在这不久之后把毁灭加在他们身上,这是何等公义。1.他们紧跟该撒,他们就要到该撒那里去。神不久就给了他们足够多各式各样的该撒;按照约坦讲的那个故事,因为众树选择荆棘来作他们的王,而不要葡萄树和橄榄树,神就使恶魔进到他们中间,因为他们不按诚实正直做此事,士9:12,19。从这以后他们作各样该撒的叛党,各样该撒作他们的暴君,他们的厌恶导致他们的地方和国民被推翻。神让我们优先于基督想要的事成为我们的灾祸和瘟疫,祂如此待我们是公义的。2.他们除了该撒,不要其他的王,知道今日他们没有任何别的王,而是现在多日独居,无君王,无首领(何3:4),没有任何属于他们自己的,而是各国的君王统治他们;因为他们除了该撒,不要别的王,所以他们的灭亡是他们自己决定的。

约19:16-18

于是彼拉多将耶稣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着自已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他们就在那里钉祂在十字架上,还有两个人和祂一同钉着,一边一个,耶稣在中间。

我们再次看到对主耶稣的死刑判决,以及在这之后很快行刑。在彼拉多心里,他所确定的和他的败坏之间争战剧烈;但最终他的确信投降,他的败坏得胜,对人的惧怕在他身上势力更大,超过对神的惧怕。

I.彼拉多作出判决反对基督,签署许可将祂处决,约19:16。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1.彼拉多怎样得罪他的良心:他一次又一次宣告祂无罪,然而最终却定祂为有罪。彼拉多自从担任巡抚以来,在很多事情上得罪和激怒犹太人,因为他是一个精神傲慢毫不留情,深深扎根在他性情之中的人。他没收犹太人献给神的供献,把它用在一项水利工程上;他把印有该撒画像的盾牌带进耶路撒冷,这大大惹动犹太人的怒气;在这些方面他坚定行事,牺牲了许多人的性命。所以惧怕他要被人投诉这些和其它蛮横之事,他就愿意满足犹太人的心愿。这就让这件事变得恶劣得多。要是他性情随和、温柔和易变,他向如此猛烈的洪流屈服,这就更情有可原;但对于一个在其它事情上如此任性,决心如此强烈的人来说,在这种性质的一件事上被压倒,就表明他真是一个坏人,宁愿压制良心也不愿逆自己的性情。2.他怎样努力把罪责转移到犹太人身上。他不像往常那样,将耶稣交给他自己的军官,而是把祂交给控告的人,祭司长和长老;以此为得罪自己良心找借口,就是这不过是一种被动的定罪,他没有处死基督,只不过是默许那些处死祂的人。3.基督怎样替我们成为罪。我们配得被定罪,但基督为我们被定罪,使我们就不定罪了。神现在审判祂的儿子,好使祂不至审判祂的仆人。

II.判决一发出控告的人达到目的,就用一切尽可能迅速的方法,定意不浪费时间,免得彼拉多改变主张,下令缓刑(催促我们犯罪,然后不给我们留余地撤消我们做错的事,这些事情是我们灵魂的敌人,最大的敌人),也恐怕民间生乱,实际发现反对他们的人,要比他们用尽各样诡计争取支持他们的人更多。如果在善行上我们做事如此迅速,不停步免得出现更大困难,这就好了。

1.他们马上急匆匆地把这位囚徒带走。祭司长们贪婪地扑向他们已经等候如此之久的猎物,现在这猎物被拉进了他们的网罗。或者他们,就是要参与行刑的士兵,他们抓住祂,把祂带走,不像我们平常的做法,去祂从哪里来的地方,然后从那里去行刑的地方,而是直接去行刑地点。祭司长和士兵联手一同把祂带了去。现在人子被交在人手里,被交在恶人和不讲理的人手里。根据摩西律法(按我们的律法,若提出申请),控告的人要作行刑的人,申17:7。在这里祭司长很高兴可以担任此职。祂被带了去,这不是说祂作出任何反抗,而是为要应验经上的话,祂象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徒8:32。我们原本配得象罪犯被拉去行刑一样,和作恶的人一同出去受刑,诗:5。但祂被带出去,使我们可以逃脱。

2.为加增祂的痛苦,他们强迫祂只要能够,就背着祂的十字架(约19:17);这是按照罗马人的风俗,从此风俗而来,背刑架之人这个名称在他们当中就成了羞辱的名号。他们的十字架不象我们处决犯人地方的绞架那样总是竖立起来,因为十字架要放在地上,把罪犯钉在上面,然后把它举起,固定在地里,行刑完毕之后把它拿走,通常和尸首一同埋掉;所以每一个钉十字架的人都有他自己的十字架。在这里,基督背十字架,这可以被看作,(1.)祂受苦的一部分;祂按字义忍受十字架的痛苦。为作如此用途,这是一条长而厚的木材,一些人认为它未经风干或雕凿。主耶稣配得称颂的身体敏感,不习惯如此的重担;现在刚刚受折磨和审讯;祂的双肩因他们对祂的鞭打作痛;背十字架每走一步都让祂重新作痛,容易把人当作冠冕戴在祂头上的荆棘扎进祂的头颅;然而这一切祂是忍耐承受,而这不过是灾难的起头。(2.)对在祂之前预表的应验;以撒被献上时,背着木柴,之后他被捆绑在上面,准备和木柴一同烧掉。(3.)祂所作之工非常重要的部分,父已经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赛53:6)。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前2:24。祂实际上是说了,咒诅加在我身上;因为祂为我们成了咒诅,所以十字架落在祂身上。(4.)对我们非常有启发。我们的主藉此教导祂所有的门徒背起他们的十字架来跟从祂。不管任何时候祂呼召我们来背负怎样的十字架,我们都必须记住,祂已经首先背了十字架,因着为我们背了十字架,在很大程度上从我们身上把它除去,因为就这样,祂使祂的轭容易,祂的担子轻省。祂背负了十字架的那一头,上面有咒诅,是沉重的一头;所以所有属祂的人都能够把他们为祂受的苦称作是至暂至轻的苦楚。

3.他们把祂带到行刑的地方:祂出来,不是逆着祂的意思被拉扯着去,而是自愿受苦、祂出来离开城,因为祂要在城门外受苦,来13:12。为了让祂的受苦更声名狼藉,人把祂带到一个公众行刑之地,让在各方面祂都是被列在罪犯之中;这地方被称作各各他,髑髅地,在那里人丢弃死人的髑髅和骨头,或者被砍头罪犯的头颅被留在当中的那地方—一个礼仪上不洁净的地方:在那里基督受苦,因为祂替我们成为罪,好使祂可以洗净我们的良心,除去我们的死行,并这些死行的污染。如果人留心前人的传统,就会注意到有两点,是许多古代作者提到,关于这个地点的:—(1.)亚当被埋在这里,这是他骷髅所在之地,他们观察说,在死胜过首先的亚当的地方,末后的亚当胜过了死。杰拉尔德引用这种传统说法,支持的人有奥利金、居普良、伊比法纽、奥古斯丁、耶柔米,还有其他人。(2.)这是摩利亚地亚伯拉罕把以撒献上,有公羊为以撒作了赎价的那山。

4.在那里他们钉祂十字架,以及同祂一起的其他罪犯(约19:18):他们就在那里钉祂在十字架上。请观察,(1.)基督所受的怎样的死;是钉十字架的死,一种血腥、痛苦、羞辱的死,一种受咒诅的死。祂被钉在十字架上,就像祭物被绑在祭坛上,作为救主,在祂承担的工作上坚定;祂的耳朵在神的门上刺透,永远服事祂。祂像那铜蛇被举起,挂在天地之间,因为我们天地都不配得,都被这两样抛弃。祂的手被拉伸来,邀请和接受我们;祂挂在木头上几个小时,渐渐死去,理智和说话的能力完全发挥作用,使祂可以确实把自己作为祭物交出。(2.)祂与哪些相伴的人一起死:还有两个人和祂一同钉着。很有可能他们本来不是要在那时候被处决,但在祭司长的要求下,为了增加我们主耶稣所受的羞辱,这可能就是他们其中一人辱骂祂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死因祂的缘故加快临到了。要是他们捉拿祂的两个门徒,把他们与祂同钉十字架,这就是对祂的尊荣了;但要是这样,门徒与祂一同受苦,人就会认为,他们仿佛是与祂一同作成了满足神公义的工作。所以神安排与祂一同受苦的人是最恶劣的罪人,使祂可以背负我们的羞耻,可以显明功德唯独属于祂。这把祂大大暴露在人的藐视和仇恨之下,人常常按群体评判人,不留心分别,会作出结论,不仅因为祂与罪犯绑在一起,祂就是罪犯,而且还因为祂被放在中间,所以祂就是三人当中最恶劣的那一位。但圣经就这样得到应验,祂被列在罪犯之中。祂不是与祭物一道死在祭坛上,祂的血也不是与牛羊的血混在一起;祂而是死在罪犯当中,祂的血与那些为公义被献上处死的人的血混在一起。

现在让我们暂停一会儿,用信心的眼睛仰望耶稣。有任何的愁苦是好像祂的愁苦的吗?看祂,祂曾身披荣耀,现在却被完全剥夺,穿上羞辱—祂曾受天使赞美,现在却被众人羞辱—祂曾在祂父怀中有永恒喜乐,现在承受极端痛苦。请看祂流血,请看祂挣扎,请看祂死去,看祂并爱祂,爱祂并向祂活,思想我们该向祂献上什么。

约19:19-30

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希伯来、罗马、希利尼三样文字写的。犹太人的祭司长就对彼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祂自已说:我是犹太人的王。’”彼拉多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兵丁既然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拿祂的衣服分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祂的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他们就彼此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谁得着。”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们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兵丁果然作了这事。

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祂母亲与祂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耶稣见母亲和祂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祂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已家里去了。

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祂口。耶稣尝(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这里是基督之死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比之前更完全阐述,渴望要知道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人,要对此特别留意。

I.放在祂头上方的名号。请观察,

1.彼拉多所写、命令安在十字架顶上的这题词本身,公告祂被钉十字架的原因,约19:19。马太称之为aitia—罪状;马可和路加称之为epigraphe—牌子;约翰用原本的拉丁文名字把它称作titlos—名号: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彼拉多这样做是为了羞辱祂,就是说,祂是拿撒勒人耶稣,竟自称是犹太人的王,起来与该撒竞争,彼拉多就这样希望向该撒举荐自己,表明为他的尊荣和利益非常热心,他要把一位只是名义上王,象征的王,当作最恶劣的罪犯处理;但是神在这件事上反胜,(1.)使之成为对我们主耶稣无罪的进一步见证;因为这是一件控告,按照它的用词,并不包含有罪。如果这是他们控告祂的一切,肯定祂就没有做什么该死或该被捆绑的事情。(2.)使之表明祂的尊贵与荣耀。这是耶稣,一位救主,Nazoraios,那位配得称颂的拿撒勒人,分别为圣归给神;这是犹太人的王,弥赛亚君王,兴于以色列的那杖,就像巴兰曾经预言那样;为祂民的益处死,正如该亚法预告的。就这样所有这三个恶人都为基督作了见证,虽然他们本意并非如此。

2.人对这题词的注意(约19:20):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不仅仅是耶路撒冷的人,还是上来过节敬拜神的那些从乡下出来,从其它国家来的人,外乡人和归信犹太教的人。众人念到这名号,人站立着看被打动,它引出极多不同的反思和猜测。基督祂自己被作为记号、一个名号被立。如此多人念这名号,有两个原因:—(1.)因为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虽然在城门外,却是与城相近,这表明如果距离甚远,他们就不会被带领,就不会因着好奇去到那里看,并念这名号。认识基督的途径被带到我们门口,这是一种优势。(2.)因为这是用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写成,就让所有人都可以读;他们都明白这一样或另外一样的文字,再也没有什么人比犹太人是更普遍认真教育他们的儿女念书的了。这也让人更加思考,每一个人都好奇要问,如此刻意用三种最为人所知的语言公告的是什么。神的圣言是用希伯来文记载的,哲学家的学问是用希腊文记载,帝国的法律是用拉丁文写成。用这些文字的每一样,基督被宣告为王,所有启示、智慧和大能的宝藏都在祂里面藏着。神如此命定这要用三种最广为人知的语言写成,这表明耶稣基督要作万民的救主,不仅仅作犹太人的救主;这也表明每一族的民都要用他们自己的乡谈讲说救赎主的大作为。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当时那部分世界众人通晓的语言;所以这根本不是暗示圣经应当仍用这三种语言的形式保存(教皇党人希望如此),而是相反,它教导我们对基督的认识应当用万民各自的语言,在他们当中传播,以此作为这认识的正当载体,使人可以像与邻舍交谈一样自由与圣经交通。

3.控告方对此的不满,约19:21。他们不愿这被写作是犹太人的王;而要写作是,祂自已说:“我是犹太人的王。”在这里他们表明自己,(1.)对基督非常仇恨和恶毒。把祂钉十字架,这还不够,他们还一定要把祂的名也钉十字架。为了给他们如此恶待祂作辩护,他们想法设法要污蔑祂的品格,把祂说成是一个篡夺祂不配的荣耀和权柄的人。(2.)愚昧地为他们民族的尊荣发热心。虽然他们是被征服受奴役的民,然而他们却极其拘泥于他们的名声,认为说这是他们的王,是对他们的侮辱。(3.)对彼拉多非常傲慢,要麻烦他。他们不可能不察觉出他们强迫了他,违背他的心意定基督为有罪;然而在像这样如此琐碎的事情上,他们继续强求他;这就更恶劣了,虽然他们控告祂自称是犹太人的王,然而他们未能证明此事,祂也从未这样说过。

4.这位审判官决心坚持这做法:“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不会为迁就他们改动。”

(1.)这样就是对祭司长发出侮辱,这些人想发号施令。彼拉多这样说话,看来他不愿听从他们,对他们强迫他要如此行感到恼怒,所以决心要逆他们的意;用写的这话,他暗暗嘲讽,[1.]虽然他们自称真心爱该撒和他的统治,实际却并非如此;如果能找到一个合他们心意的人,他们是真愿意有一位犹太人的王。[2.]一位像这样的王,如此卑微卑劣,已经是足够好配作犹太人的王;这将会是所有胆敢对抗罗马势力之人的命运。[3.]他们控告这位耶稣,是非常不公不合情理,因为在祂身上找不出什么罪来。

(2.)这样就是对主耶稣的尊荣。彼拉多决心坚持这做法,说祂是犹太人的王。他所写的,是神首先写下的,所以不能改动;因为圣经是这样写道,弥赛亚君王要被剪除,但9:26。所以这是祂真正的死因;祂死,是因为以色列的王必须死,必须这样死。犹太人拒绝基督,不愿让祂作他们的王,彼拉多,一位外邦人,坚持说祂是王,这是对后来很快就发生之事预兆,外邦人顺从弥赛亚的国度,不信的犹太人作乱反对。

II.行刑的人分祂的衣服,约19:23-24。行刑用了四名士兵,既然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已经把祂钉在十字架上,把十字架举起,把祂挂在上面,除了等祂因着极端痛苦断气,就没有更多事情可做(就像我们除了等,就做不了什么一样),当这样打发了这位囚徒,他们分祂的衣服,每人要拿相等的一分,所以他们分为四分,按照尽可能均分的价值,每兵一分;但是祂的里衣,或上身的衣服,外套或长袍,是一件奇特精巧的衣服,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他们同意为它拈阄。在这里请观察,1.他们对我们主耶稣的侮辱,在把祂钉十字架前剥了祂的衣服。赤身的羞辱是随着罪而来的。所以替我们成为罪的这一位承受了这羞辱,为要把这羞辱从我们身上滚去。祂被剥掉衣服,好让我们可以穿上白衣(启3:18),当我们脱下衣服时就不至于赤身了。2.这些士兵为钉基督十字架替自己取的工价。他们愿意为祂的旧衣服做这样的事。没有比这所做的事更坏的了,但总可以找到人,是足够坏,为着一件琐事来这样做。很有可能他们希望得着的,是超过祂衣服一般的好处,因为他们听说过祂衣服的繸子摸着人就能把人医治好,或者期望仰慕祂的人会为这些衣服出任何价钱。3.他们为着祂这件没有缝的上衣所作的打闹。我们在圣经里没有看到除这以外,祂还有什么值钱或特别的东西,这件衣服也不是贵重,而是与别不同,因为它是上下一片织成的;所以外形没有奇怪的地方,而是有一种设计的简单。传统的说法是,祂母亲为祂织了这件衣服,另外还加上,是祂还是孩子的时候为祂织的,像以色列人在旷野时穿的衣服一样,没有穿破;但这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幻想。士兵们认为把它撕裂就太可惜了,因为这样就拆散了,它的一片就分文不值了;他们所以愿意为它拈阄。基督落在临死前的痛苦中,他们在欢乐地分从祂强夺回来的物。人通常认为,保全基督这件没有缝的里衣这件事暗指所有基督徒应当小心,不要用纷争和分门别类来分裂基督的教会;然而一些人已经指出,士兵不愿撕裂基督里衣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对基督的尊重,而是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想自己得到整一件。如此多人大声疾呼反对教会分裂,只是好让自己可以独吞所有的财富和权力。那些反对路德脱离罗马教会的人,大大强调tunicainconsutilis—无缝的里衣;他们一些人对此如此强调,以致被称作是Inconsutilist?—无缝派。4.在这件事上圣经的应验。大卫被圣灵感动,在那段经文中预言了基督受苦的这个细节,诗22:18。这件事如此准确回应了预言,证明,(1.)圣经是神的话语,如此久之前就预言了关于基督的有条件发生的事件,并按照预言应验。(2.)耶稣是真正的弥赛亚;因为在祂身上旧约圣经所有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已经、现在得到完全的成就。兵丁果然作了这事。

III.祂对祂可怜母亲的照顾。

1.祂的母亲陪伴着祂,直到祂死(约19:25):站在十字架旁边的,能有多接近就多接近,有祂母亲,还有祂的一些亲属和朋友陪着她。一开始他们站在旁边,像这里说的一样;但后来,很有可能士兵强迫他们站得远远的,正如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里说的那样;或者他们自己离开。(1.)这里请看这些敬虔的妇人在我们主耶稣受苦时对祂温柔的爱。当除约翰之外所有门徒都离弃祂时,他们继续跟从着祂。就这样,他们中间软弱的,必如大卫(亚12:8):他们不被敌人的狂怒或场景的可怕吓倒;他们不能救祂,或舒缓祂的痛苦,然而他们却跟随着祂,表明他们的善意。一些教皇党人的作者不信神和亵渎地解释说,童贞女马利亚站在十字架旁,所以她在祂为罪作的满足上作出贡献,不亚于祂,就这样便在我们得救的事上成为联合的中保和联合的审判者。(2.)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想象得到,这些可怜的妇女,特别是这位配得称颂的童贞女看到祂如此受虐待,这会何等让她们哀伤。现在这应验了西面的话,“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2:35。祂受苦,就是她受折磨;祂在十字架上,她就是在刑架上;她的心与祂的伤口一道流血;辱骂祂人的辱骂,落在跟随着祂的那些人身上。(3.)我们可以正当地称颂神恩典在这严重的试炼下,支持这些妇人,特别是童贞女马利亚的大能。我们没有看到祂母亲悲痛得双手使劲互相绞扭,或撕扯头发,或撕裂衣服,或发出哀号,她而是带着奇妙的镇静,站在十字架旁边,她的朋友与她一道。肯定的是她和她们得到一种从神而来能力的加力,到这忍耐的地步;肯定的是,童贞女马利亚比所有其他人都更完全盼望祂的复活,这就如此支持了她。我们不受试炼,就不知道我们能承受什么,然后我们就知道谁曾说过这句话,“我的恩典够你用的。”

2.祂在死的时候温柔地为母亲作赡养安排。很有可能她的丈夫约瑟很久以前已经去世,她的儿子耶稣赡养她,她与祂的关系成为对她的支持;现在祂要死了,她会变得怎样?祂看见她站在旁边,知道她的忧虑悲伤;祂看到约翰站在不远处,所以祂安排好祂所爱的母亲和祂所爱的门徒之间有一种新关系;因为祂对她说:“妇人,看你的儿子!从今以后你一定要像母亲一样爱他。”对他说:“看你的母亲!你一定要对她尽孝顺的本分。”从此,从那绝不可忘记的时候起,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已家里去了。这里请看,

(1.)基督对祂亲爱母亲的照顾。祂没有因过度感受自己受苦,以致忘记了祂的朋友,对他们所有人的牵挂一直在祂心上。祂的母亲也许太沉浸于祂的受苦中,以致没有想到自己以后会怎样;但祂是有这考虑。金银祂都没有留下,没有财产,不动产和个人财产都没有;祂的衣服已经被士兵夺走,自从带着钱囊的犹太上吊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听到提这钱囊的事。所以除了通过祂与一位朋友的关系,祂就没有其它方法赡养祂的母亲,使用这关系,这就是祂在这里做的。[1.]祂称她作妇人,而不是母亲,这不是出于对她任何的不敬,而是因为她已经因忧愁伤心,母亲这个词对她就会像刀割一样,就像以撒对亚伯拉罕说“父亲哪”,这话如刀割一样。祂就像一个现在不再在这世上,而是已经向祂最亲爱的人死了的人一样说这番话。祂用这看似轻忽的方式对祂母亲说话,就像祂曾经这样说过一样,为的是除去和制止祂预见的,在罗马教会中人对她不当的尊荣,仿佛她与祂联合作成买赎,有救赎主的荣耀。[2.]祂指引她去看约翰,以他作她的儿子:“看他作你的儿子,他站在你身边,向他作母亲。”这里请看,第一,神良善的一个实例,当留意这一点,作为对我们的鼓励。有时当神把一样安慰从我们这里挪开,祂为我们兴起另外一样,也许从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地方兴起。我们在圣经看到,教会失去其他儿女后要得到的儿女,赛49:21。所以让人不要因为一个池子干竭,就认为所有都失去了,因为从同一个源头而来,另外一个池子会被充满。第二,尽孝敬本分的实例,当留意这一点,供我们效法。基督在此已经教导儿女当竭尽全力,为他们年老父母得安慰作供应。大卫落难的时候,他照顾父母,为他们找到一个避难的地方(撒上22:3);同样大卫的子孙在这里也是如此。儿女在死的时候,如果父母比他们长寿,需要他们好意相助,就应当按照他们的能力,为父母作供应。

(2.)祂交托在亲爱的门徒身上的信任。是对他,祂这样说,“看你的母亲!”就是说,我把她交给你照顾,你作她的儿子引导她(赛51:18);她老了,也不可抛弃她,箴23:22。在这里,[1.]这是对约翰的尊荣,见证他的谨慎和他的忠心。万事都晓得的这一位,要不是知道约翰爱祂,就不会让他作祂母亲的守护人。被基督使用,在祂在这世上任何利益的事上受祂所托,这是极大的尊荣。但是,[2.]这对约翰来说是一件挂心的事,是某种责任;但他欢喜接受,就接她到自已家里去了,不介意麻烦或花费,或他对自己家人的亏欠,因此可能招来的恶意对待。请注意,真正爱基督的人,要欢喜有机会向祂作任何服事,或作任何祂的服事。奈斯福拉斯(Nicephoras)编著的教会史卷2第3章说童贞女马利亚与约翰在耶路撒冷生活了十一年,然后去世。其他人则说她活着,然后与他一起搬到以弗所。

IV.在给祂醋喝这件事上圣经的应验,约19:28-29。请观察,

1.基督何等大大尊重圣经(约19:28):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经上的话讲到祂受苦时喝,就说:“我渴了。”就是说,祂要喝的东西。

(1.)祂渴了,这一点也不奇怪;我们看到祂行路时渴了(约4:6-7),现在,就在祂旅程结束时,祂渴了。在祂经历一切辛苦充满,现在在死的剧痛中,即将完全因着失血和极端痛苦气断时,祂完全有可能渴了。地狱的折磨被说成是一种剧烈的渴,一位财主抱怨这渴,恳求一点水凉凉他的舌头。要不是基督为我们承受了这渴,我们就已经被定罪落到那永远的渴中了。

(2.)但祂对此发出抱怨的原因多少有一些令人感到惊奇;这是祂说过的唯一一句好像在抱怨祂外在受苦的话。他们鞭打祂,用荆棘作冠冕给祂戴上时,祂没有喊叫,哦,我的头!或者喊叫,哦,我的背!但现在祂喊叫说,“我渴了。”因为,[1.]祂要这样表明祂的劳苦,赛53:11。祂渴求荣耀神,成就救赎我们的工作,以及祂承担的这工有福的结果。[2.]祂要这样刻意确保圣经应验。到目前为止,一切的事都应验了,并且祂知道这一点,因为这是祂一直认真留意的;现在祂想起还有一件事,现在是合适的时候成就这事。藉此显明祂是弥赛亚,不仅经上的话在祂身上准确应验,而且祂严密地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怎样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zz/29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