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对高祖的病逝如此痛悼,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永乐帝对高祖苏禄东王的哀悼,有其深深的内在原因:
第一,永乐帝对高祖苏禄东王“心慕朝廷,躬率眷属及其国人,航涨海,泛鲸波,不惮数万里之遥”的勇气由衷钦佩。当时苏禄王来华沿传统的东洋航线:即从苏禄出发,经浡泥(今加里曼丹)、阇婆(今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今新加坡)、占城(今越南)到达中国泉州港。是现在直线航程的三倍多,万余海里,航程最快也得三个多月。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要过南海台风区,风险极大,可谓九死一生。高祖苏禄王排除种种艰难险阻,在风高浪急、险象环生的大海上勇往直前,终于实现夙愿。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惊天地、泣鬼神。
第二,永乐帝对高祖苏禄东王“执玉帛,奉金表,来朝京师”倍加赞赏。苏禄使团是有史记载的入明朝贡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使团。高祖苏禄东王亲自奉表来朝,表明苏禄东王对建立两国和平友好关系的热切愿望,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这与郑和下西洋的意图不谋而合,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对此,永乐帝赞赏有加。
第三,永乐帝对高祖苏禄王“聪明特达,超出等伦”赞叹不已。十五世纪初期,大明帝国的经济蒸蒸日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远播四方,亚洲各国慕风向化。郑和下西洋,彰显了明王朝“以宣德化而柔远人”的和平外交政策。高祖苏禄东王审时度势,出访中国,加强两国的政治、经济交流,促进两国的和平友好关系是最英明之举,表现了一个政治家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
第四,永乐帝对高祖苏禄王“慕义而来,诚贯金石”倾心敬仰。高祖苏禄东王此行正如永乐帝所言“恭顺之诚,爱戴之意,蔼然见于辞表”,表现了高祖苏禄东王倾心结好的赤诚之心。其虚怀若谷的高尚品质、至真至诚的态度赢得了永乐帝的信赖、爱慕与敬仰。
第五,永乐帝哀悼高祖苏禄东王,为之营墓立碑,旨在希望中国与苏禄两国人民都要铭记高祖苏禄东王的丰功伟绩,铭记这位中菲友谊的开拓者,使其事迹万古长青、永垂不朽,使两国人民的友谊世代相传。
高祖苏禄东王巴都葛叭答剌历史功绩正如明成祖所指出的“光荣被其家国,庆泽流于后人,名声昭于史册,永世而不磨”。可见高祖苏禄东王访华不仅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而且对苏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政治上与明朝建立了正式的朝贡关系,提高了苏禄在南洋诸国中的国际地位。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以来,中国一直是亚洲乃至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逐步加强。明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蒸蒸日上,国力强盛。明成祖即位后,依靠富强的国力,制定了“以宣德化而柔远人”的对外政策,着力经营南洋与西洋。郑和下西洋,大大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彰显了大明帝国的强盛。高祖苏禄东王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外交策略,入华朝贡,得到大明王朝的册封,从而获得了大明帝国的保护,巩固了苏禄国在东南亚的国际地位。
第二,在经济上,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促进苏禄的经济发展,是高祖苏禄东王此行完成的又一重要使命。苏禄群岛地近赤道,终年湿热多雨。海岸多悬崖峭壁,山深田瘠,不利于农业生产。然而各岛之间为浅海,多珊瑚礁,水产资源丰富,自古以出产珍珠和海龟而闻名于世,“其国小,有峻岩之岭,其极南为石崎山、犀角屿、珠池,因岛环绕。海内有珍珠,土人与华商市易,大者利数十倍,此外土产则苏木、豆蔻、降香、藤条、荜茇、鹦鹉之类。户口繁多,地硗瘠,食不足”。由此可知,苏禄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对海外贸易的依赖性,特别是对华商的依赖,因为中国是当时苏禄特产——珍珠、香料的最大消费国。苏禄对中国的陶瓷、绫绢、绸缎、布匹、铁器等产品亦有依赖性。因而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是发展苏禄经济的重要举措。而当时大明王朝实行的是朝贡贸易。只有与大明王朝确立朝贡关系的国家,才能领取大明王颁发的“勘合”,从而取得入华贸易的资格,否则视为走私。高祖苏禄王入华朝贡,得到了明朝政府的贸易许可,从而取得了入华贸易的合法地位,大大促进了苏禄贸易经济的发展。此后,中国与苏禄的贸易往来大大加强。苏禄从中国输入的有丝绸、瓷器、铁器之类;运往中国的有珍珠、黄腊、棉花、玳瑁、木棉和香料等土特产。中国的丝绸,是苏禄人最喜欢的衣料,中国的瓷器已成为苏禄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苏禄人甚至习惯以拥有瓷器的多少来计算个人的财产,日常生活中的赠予或赔偿也常以中国的瓷器来进行。苏禄出产的珍珠,既大又圆,颜色青白,被称为“极品”,畅销中国内地。苏禄的其他特产如苏木、豆蔻、降香、藤条等也备受中国的青睐。此外,由中国传入的牛耕、水车、冶炼、陶瓷制作及纺织等生产技术,对推动苏禄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高祖苏禄东王首次使华的历史在中国菲律宾早已传为佳话,成为中菲人民的共同骄傲,从而为两国人民搭起了一道友好交往的彩桥。
年,苏禄国东王墓列为首批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6月,菲律宾总统菲尔迪南.马科斯和夫人访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都亲切会见了马科斯总统一行。双方共同缅怀了高祖苏禄东王为中菲友好交往所做的贡献,东西往继承中菲人民友好的历史传统,把中菲人民世代和平友好推向前进。
年5月,菲律宾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在华出席庆祝中菲建交25周年的宴会致辞中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山东省德州市,作为菲中两国人民友谊象征的苏禄王纪念碑仍被保存下来。今天,我们为能继续加强这一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而感到自豪。”
年4月,胡锦涛主席应邀对菲律宾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菲律宾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重要演讲时说:“多年前,苏禄国王带着菲律宾人民的美好愿望踏上前往中国的友谊之路,在中菲友好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多年前,中国沿海许多居民漂洋过海来到菲律宾,同当地人民和睦相处、休戚与共,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友情。中菲友谊经受住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已成为两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年6月,适逢中菲建交30周年之际,德州苏禄王后裔十七代孙安金田,十八代孙安砚春、温海军应菲律宾华裔博物馆的邀请,踏上寻根之旅,受到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和外长罗慕洛的亲切接见。阿罗约指出,三位中国苏禄后裔重返故土,使菲中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更加有意义,充分证明两国友谊源远流长。
年6月,苏禄王在华后裔代表安立柱、温永明、安静、温芳应菲律宾华裔传统基金会和菲律宾菲华各界联合会的邀请,赴菲律宾参加“庆中菲建交42周年及苏禄王访华周年”系列庆典活动。
年9月13日,德州苏禄王后裔联谊会、菲律宾归侨联谊会、菲律宾苏禄王室等共同举办了“纪念苏禄王访华周年”盛典。来自全国的苏禄王后裔代表(包括德州北营根脉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25个支脉)余人、费率并苏禄王后裔(包括苏禄苏丹普戈达尔?基拉姆国王、纳瓦尔?坦王后、巴塔鲁丁?基拉姆王子、杰塞尔?基拉姆公主等30余人)及菲律宾归侨联谊会、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非中关系发展促进会(香港)等嘉宾共余人济济一堂,参加了盛典。中菲苏禄王后裔共同缅怀高祖苏禄王的功绩,隆重祭奠苏禄王墓,基拉姆国王致祭辞,誓言:继承先祖遗训,将中非友谊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自中菲建交四十多年以来,菲律宾驻华使节、苏禄王室成员、菲律宾苏禄省官员及菲律宾游客多次来到德州,瞻仰高祖苏禄王墓;同时德州安、温家族的主要成员也前往菲律宾进行寻根之旅,受到了菲律宾总统、外长的接见,也得到了苏禄王室成员和菲律宾人民的热情接待。这些互访,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菲律宾及德州与菲律宾苏禄省的友好往来。高祖苏禄王及其后裔不仅成为中菲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而且成为促进两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纽带。
参考文献:
①朱棣《御制苏禄国东王墓碑文》。
②温寿文编修:《温安家乘要录》,民国二十三年()刊本。
③赵尔巽主编:《清史稿》,中华书局年版。
④《明太宗实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年。
⑤许宪隆:《德州北营回民历史的考察——苏禄东王后裔在中国》,《宁夏社会科学》,年第4期。
⑥许宪隆:《德州苏禄东王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
⑦德州市政协编著:《苏禄王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
⑧夏春江:《苏禄王和苏禄王墓》,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年。
⑨安文豪:古苏禄国东王后裔连镇支脉—安氏家谱.年.
⑩马云奎、安俊芝:《古苏禄国恭定王后裔—安氏家谱》,年续修本。
?王守栋:《苏禄王后裔家族文化研究》,中华书局出版,年。
?安树均等:《常营东头安氏族谱》.年.
?杨义堂:《北游记-苏禄王传》,作家出版社和济南出版社联合出版,年。
?安经宏:《安氏祖谱》,年。
?王守栋:《奎章-纪念苏禄网访华六百周年》,广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
《营口安氏族谱》编委会
辽宁省苏禄东王在华后裔宗亲理事会
年4月29日
安艳
赞赏
长按白癜风早期白癜风治疗北京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zz/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