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东南亚民族史;段宜宏,云南技师学院讲师。
本文系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东南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基础、目标构想与民族整合进程研究》(课题批号:14BMZ)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国家是现代世界国家体系中的主要形式,对于新兴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国家的构建成为一项必须完成的现代化任务。民族国家的构建成功与否,事关国际关系及地区秩序的稳定。独立后的菲律宾政府进行了一些民族国家整合的尝试,然而成效并不明显,马科斯军管时期的压制政策甚至催生了摩洛反抗组织的出现,双方武装冲突不断,分离主义势力成为横亘在当代菲律宾政治中的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虽然马科斯之后的历届菲律宾政府与反抗组织多次达成妥协,但菲律宾民族国家的构建,离成功之日还有一段时日。对菲律宾民族国家的形成及整合进行研究,梳理独立后菲律宾政府在民族国家构建中所采取的政策,进而探讨这些政策对不同族群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菲律宾这个有着多元化文化背景的国家。
民族国家;菲律宾;民族;国家构建;民族整合
在当代国际体系中,民族国家已经成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行为体,菲律宾在独立以后开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构建历程。由于历史及自身的原因,菲律宾的民族国家构建及民族整合政策也在不断调整,民族整合及民族国家构建在取得部分成果的同时,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整合与构建的任务依然繁重。在国内学术界,于春洋著的《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理论、历史与现实》对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等概念,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类型、三种建构样式进行了理论的梳理,归纳了民族建构的一般规律。厦门大学陈衍德教授等著的《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中的第四篇《全球化进程中的菲律宾摩洛反抗运动》对菲律宾摩洛问题的产生、发展做了全面的梳理,从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就摩洛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陈衍德教授等著的另一本书《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的部分章节以“文化”为主要线索,对菲律宾穆斯林反抗运动的文化因素进行了解读,指出在菲律宾穆斯林反抗运动中,文化因素发挥了比经济因素更为主要的作用。包茂宏的论文《菲律宾民族问题》对菲律宾国族的形成、山地民族及摩洛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为本论文的写作思路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彭慧的论文《菲律宾的山地民族及其“土著化”问题》对菲律宾山地民族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介绍了菲律宾山地民族问题的由来及菲律宾有关整合政策。黄滋生、何滋兵的《菲律宾华侨史》和庄国土《菲律宾华人史》对菲律宾华人给予了全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ly/8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