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5日,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爆发。
面对数10万朝鲜人民军的疯狂进攻,韩国军队一溃百里、丢盔弃甲,战争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眼看朝鲜宝岛南北对抗的天平即将失衡,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迅速作出反应,6月27日杜鲁门政府下令第七舰队开入海峡,阻挡我国的统一大业。
随后美国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操纵联合国在7月7日通过了谴责朝鲜侵略的第83号决议,随后组建了联合国军,任命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联合国军成立后,迅速登陆朝鲜半岛,9月15日仁川登陆战,取得成功后,朝鲜战争局势瞬间逆转,联合国军开始大举北上,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国土安全。
从年7月7日联合国军组建到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先后共有15个国家追随美国加入朝鲜战争,它们分别是:
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埃塞俄比亚、南非、希腊、荷兰、泰国、比利时、卢森堡、菲律宾、哥伦比亚。
各国参战的先后顺序以及兵力情况为:
美国:年6月27日,参战序列为第八集团军:第1军、第9军、第10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步兵第2师、第3师、第7师、第24师、第25师、第40师、第45师;步兵第5团;空降第团共人;
英国:年7月7日,参战序列为步兵第28旅、第29旅共人(年5月第28旅接替第27旅后第27旅返回香港);
澳大利亚:年7月7日,参战序列为步兵第2、第3营共人;
荷兰:年7月15日,参战兵力为1个营共人;
新西兰:年7月19日,参战兵力为炮兵第16团共人;
加拿大:年7月28日,参战序列为步兵第25旅共人;
法国:年7月29日,参战兵力为1个营共人;
菲律宾:年9月19日,参战兵力为1个营共人;
土耳其:年10月17日,参战兵力为1个旅共人;
泰国:年11月7日,参战兵力为1个营共人;
希腊:年11月25日,参战兵力为1个营共人;
比利时:年1月13日,参战兵力为1个营共人;
卢森堡:年1月13日,参战兵力为1个排共50人;
哥伦比亚:年4月30日,参战兵力为1个营共人;
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年5月5日,参战兵力为1个营共人;
算上当时不是联合国成员国的韩国军队3个军、16个师、3个团共49人,停战前联合国军在朝的兵力达合计25个师、4个旅、6个团、10个营、1个排共人。
而作为二战结束以来世界上最大规模且差点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热战,朝鲜战争的交战双方绝不仅仅是这样的阵容,且双方对抗的战场也绝不仅限于朝鲜半岛。
事实上,朝鲜战争从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较量,战争本质上是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的针锋相对。而为了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整个资本主义阵营可谓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呈现出“众志成城”的局面。
所以,很多国家虽然没有直接派出军队尤其是地面军队参战,有幸在朝鲜战场上领教作为世界轻步兵巅峰的志愿军的吊打,但他们也并没有闲着。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南非联邦了,作为英联邦的成员,南非在朝鲜战争中并未放弃给自己露脸的机会。
年9月,南非派出一个战斗机中队及相应地面勤务人员赴朝鲜参战,这就是号称“飞行之豹”的第二中队,人数共包括名士兵和47名军官,其中大部分为飞行员。
进入朝鲜后,第二中队利用美国提供的战机投入战场。到年10月29日南非参战人员回国,第二中队总计执行了次飞行任务,总计摧毁车辆辆、坦克44辆、火炮门、防空高炮处、列车机车11辆、车厢节、弹药补给货场处、桥梁座和建筑物座,杀伤敌人约人。
整个战争期间,第二中队共有26名飞行员阵亡,8人被俘。由于其作战卖力,美国和朝鲜政府都对其进行了嘉奖。
而除了南非,还有几个国家参与了非战斗任务,比如派遣医疗队。
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共有五个国家先后派出了医疗队,随联合国军入朝参战,它们分别是瑞典、印度、挪威、意大利和丹麦。
朝鲜战争爆发后,瑞典、挪威、丹麦等北欧国家瞬间感受到了战争的迫近,对苏联的恐惧也与日俱增。为了自身的安全感,北欧各国纷纷放弃中立政策,开始向西方靠近。而支持美国在朝鲜的行动,无疑就是北欧各国紧抱美国大腿的必由之路。而选择医疗队这样的非战斗形式,更为今后的外交留出了巨大的转圜空间。
而在北欧各国中,最先对朝鲜战争做出响应的国家是瑞典。
年9月23日,第一批瑞典医护人员在釜山登陆,号称“医院”,这是第一支抵达朝鲜战场的外国医疗队。
瑞典医疗队一直驻留到年4月10日,其派出的医务人员总计人,其医院也成为韩国国立中央医疗院的前身;
年1月23日,丹麦医疗队到达朝鲜,在年10月16日完全撤离朝鲜之前,丹麦先后派遣的医务人员数量达到人,是5个国家中派出医务人员最多的国家,治疗人数超过人;
年6月22日,挪威派医院抵达釜山,至年10月18日完全撤离朝鲜,挪威累计派出医务人员人,治疗人数为9万人。
相比于北欧各国如坐针毡的不得不为,印度的出手似乎是为了脸面。朝鲜战争爆发后,尼赫鲁政府始终相当活跃。作为所谓第三世界的领袖,尼赫鲁一方面反对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中国侵略朝鲜”的提案,另一方面又派出医疗队为联合国军“救死扶伤”,两面三刀的套路玩得风生水起。
年11月20日,印度首批战地服务人员抵达朝鲜,随后开始了医疗救护工作。到年2月23日印度医疗队撤离朝鲜之前,印度累计派遣医务人员人,共诊察19万人,对人实施了外科手术,共接纳2万人住院治疗。
而意大利,似乎比印度更加无厘头。
荷兰等小国之所以追随美国参加朝鲜战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荷兰在二战后彻底沦为债务国,参战是美国减免债务的重要途径,甚至几个派出医疗队的北欧国家都有这样的原因。
而意大利似乎也属于这一种,尽管不是联合国成员国,但意大利依然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医院为名义的战地医疗队,其首批人员于年11月16日抵达朝鲜。到年1月2日意大利医疗队撤离朝鲜,其累计派出医务人员人,诊察22万人,实施外科手术人,在院治疗人,其医疗强度为5国最大。
当然,就像球场上除了队员和裁判还有摇旗呐喊的观众一样,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很多观众虽然表面上在观众席上坐着,实际上却早已灵魂出窍般地为虎作伥了,这就是日本。
二战结束后,美国依靠原子弹的优势独占日本。为了对抗社会主义阵营,尽管麦克阿瑟代表美国政府包庇日本,对日本进行了符合美国利益的改造。但为了防止日本法西斯的死灰复燃,麦克阿瑟主持修订了日本和平宪法,即《日本国宪法》,并在年5月3日正式生效施行。
在这一宪法中,规定日本不能保留军队,只能维持自卫队,而且不得出国作战。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很快就食言而肥。
由于二战末期美国等盟军对日本群岛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囚笼战术,在日本列岛对外航线上布置了超过0枚水雷。年8月25日日本投降后,日本周边仍然遗留着约枚各式水雷,每年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所以战后的日本大量裁军,但美国却把扫雷部队保留了下来,拥有各类扫雷舰艇艘,人员上万人。
而当年美国遗留的水雷也大量分布在朝鲜半岛周边,更要命的是,朝鲜战争爆发前后,为防止敌人登陆,人民军也在朝鲜周边海域布设了大量水雷,这让海空优势巨大的美国苦不堪言。比如从年9月26日到10月2日一周时间里,就有5艘美国舰船触雷。
而当时美国在西太平洋不过10余艘扫雷艇,远不能达到需求,一筹莫展的麦克阿瑟为尽快达成在元山登陆的目标,秘密要求日本扫雷部队参与扫雷工作。
日本首相吉田茂面对这个让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机会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年10月2日,日本海上保安厅航路开辟总部长官田村久三上校被授权组建“朝鲜派遣扫雷部队”。
日本扫雷部队奉命出发后,在10月2日到12月12日这段时间,先后派出46艘扫雷艇和1艘试航船共余官兵参与扫雷作业,在朝鲜元山、群山、仁川、镇南浦、海城五个港口共清扫了沿岸公里的航路和平方海里的停泊海域,排除各种水雷27颗,有力支援了美国的登陆行动。
由于此举严重违法日本和平宪法,所以日本各界政府一直三缄其口,在扫雷期间被炸死的中谷板太郞也偷偷放到了靖国神社。
但日本明显做得更过分,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作为联合国军的大后方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军火,更在美国默许下秘密派出多人秘密前往朝鲜作战,它们以顾问、军事专家甚至尖兵的身份进入联合国军,充实了联合国军的力量。
而且仁川登陆战时,日本人就曾参与其中;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细菌战罪魁石井四郎更是在年帮助美国在朝鲜战场实行罄竹难书的细菌战。
可以说,朝鲜战争不仅为日本战后经济的起飞积累了第一桶金,更让日本脖子上的锁链几乎松开,将朝鲜战争形容为日本复兴的天赐良机实在不为过。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jt/1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