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

追梦成长一位打工者的逆袭之路


三毛曾经说过: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漂泊。”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欲望和行动的结合。梦想带给人们希望和动力。

在追梦的过程中是艰难的,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梦想。记得读小学时,老师布置了关于梦想的作文,长大想当什么样的人?教室里的同学交头接耳,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老师;有的想当科学家等等。儿时的梦想,现在又有多少人实现了呢?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梦想的话题:“如果梦想不能实现,你还会坚持吗?”

一个高赞的回答是:“会,如果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是啊!因为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出生在大山里。小时候他的梦想是走出大山,当他走出大山,来到北京打工的时候,他又不安于现状,辞职创业,创业失败后,他并没有打退堂鼓回到朝九晚五的生活,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学习中,在学习中总结了好多方法,尤其是时间管理方面,最终成为了“易效能时间管理”创始人。

他是《追梦成长》的作者叶武滨老师,他还是环球旅行家,七年走遍七大洲,他的《叶武滨时间管理讲》播放量已经超过1.4亿次。他是如何从打工者变身为“斜杠”成功人士呢?他的身上又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的呢?接下来这本书将会有我们想要的答案。让我们跟着叶老师一起走进七大洲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1.梦想就要勇敢说出来,然后行动

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有过炽热的梦想。但是因为现实太过骨感,每天为了生存到处奔波,忙家务,忙工作,忙孩子,梦想的种子早就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与我们形同陌路。

叶老师则不同,他勇于向世人宣布他的梦想。

有一次,叶老师带大儿子去看《极速蜗牛》,叶老师本想用电影里面的情节引导儿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就问儿子的梦想是什么,年幼的儿子对梦想一片茫然,就反问爸爸:“您的梦想是什么。”

叶老师说:“我的梦想是环游世界。”

儿子反问道:“你为什么不去呢?”

叶老师对于儿子的反问陷入了沉思中。对啊!为什么不去呢?我们每天都太过于忙碌,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两个字。但是有梦想,就应该去实现,埋藏在心里的梦想种子一下又被激活了。

他在朋友圈宣布他要环游世界了,说出来就等同于给自己一个正式的承诺。为了这个梦想,他准备了一年的时间。

刚开始没有带团经验,他就先组织一次国内游,当时刚好去南宁讲课,他就把地点选在桂林,桂林的徒步很成功,并很快组建了后勤小组,清单小组,应急小组等。

这次桂林徒步的成功,让叶老师收获了组织旅行的能力,细化服务的能力。并提高自信心,让环球旅行变得更加的真实。

曾国藩在三十岁时,给自己设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坚持每天写日记,并把自己日记的内容拿给亲朋好友看,由此得到了许多良师益友的鼓励和指导,也收集到了很多有意义的建议。这样不断的写作,不断的发表自己的日记。他的写作能力和认知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终成为了一代伟人。

悄悄写作就等同于悄悄放弃,只有大胆地写,大胆地公布于世。才能得到别人的指导和鼓励,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同时,不断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文章,能够结交到志同道合的人,扩大自己的交际圈,通过交流能够提高认知,开阔眼界,增加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2.边旅游边拓展自己的事业,鱼和熊掌可兼得

年,他在喜马拉雅上传了第一条音频。当时的他对做音频一窍不通,他没有设备,不是音频制作家,也不会剪辑。但是这些都没有让他知难而退,而是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尝试。

他的音频课第一天播放量还不到一千,第8天达到10万次,四年后,已经达到了1.4亿次播放量,位居教育版榜首位置。

他能有这么好的成绩源于他的高度自律和信守承诺。

边旅行,边录音。旅行途中,宁愿错过一些活动也要提前把音频录好。为了录音,他没跟团去参加埃菲尔铁塔的登塔活动,而是把自己和儿子关在酒店房间里,经过反思打磨,录好六期的音频节目。还有一次,为了不错过想去的景点,影响凌晨五点钟的行程,作者凌晨三点钟起床录音并把录好的音频委托国内的工作人员在凌晨六点钟准时发布。

高度的自律,未雨绸缪的能力和信守承诺让作者能够战胜所有磨难,克服所有困难。

随着旅行经验的积累,作者的组织能力,细化服务的能力,及学习旅行中人们处事方式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并把这些能力有效地与自己的工作结合了起来,进一步推动事业的发展。

线上反馈和互动的增加,也推动了叶老师的线下课不断对外扩展。首先,在悉尼科技大学讲了一场海外公开课。后来又把课开到了澳大利亚,北美洲等。

烂开头,好结果;先完善,再完美。这是对叶老师最好的诠释。如果我们有梦,那就行动起来,梦想是一边实践一边完善,最后才能梦想成真的。如果我们一直想着等全部准备好了再去实现,那梦想就只能是空想。

3.把困难当阶梯,创造条件,寻找转机

一群“追光者”满怀期待地去“北极之都”特罗姆瑟追光,抵达那里时,乌云密布,天空被厚厚的云层遮盖住了,想在抵达的第一晚看到北极光的愿望落空了。

团友们也把心思放在别处了,有人说去吃碳烤三文鱼,有人说去逛街。只有作者不甘心,他相信遇到困难时,都会有“第三种选择”,赶快回酒店咨询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太忙,顾不上回答他的问题。他就在前台随手翻开一本杂志,既然在杂志上看到“带看北极光”的广告,他立刻打电话给这家公司,但是没有剩余名额了。

他通过这家公司联系上了另外一家同行公司,也是没有名额了,后来经不住作者的恳求,给他们另开了一个团。那天晚上,历经波折,一群“追光者”也如愿看到了那绿莹莹,梦幻般的北极光。

追梦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只要不放弃,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全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写到最后:

管理人生要由远及近地做计划,然后由近及远地行动。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有梦想,那就勇敢去追梦。不管前面的道路多么曲折,都要勇往直前,披荆斩棘,要相信美丽的彩虹都要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会出现的。

书中还有许多旅途中的精彩故事。爸爸不断探索未知,儿子不断成长。鸿儒从6岁开始,跟着爸爸环球旅行,他见过非洲的大草原,听过亚马逊的昆虫奏鸣曲,看过消失的古印加帝国,在菲律宾潜过水,抵达过火山口,空降到雪山之巅;他看到过北极光,住过冰酒店,登上了埃菲尔铁塔,看到过迪拜最高的“哈利法塔”。原来只出现在地理杂志的陌生地名,不再模糊,而是一个立体画面呈现在作者和儿子面前。

在这段路程中,这对父子,一起领略自然奇观,一路感受风土人情,一起经历困难,也一同收获困难的红利,坚强的意志一起成长,这不仅是一本追梦环游世界的书,更是一本亲子读物,一本教育实践的书。

如果你也有梦想,或者你也想好好教育子女,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吧!这本书集中了作者旅途中的各种思考和解决困难的各种方法和智慧,不仅可以带我们领略世界风光,让我们能够产生视觉美。还是一本励志书,引导我们对人生思考和反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gs/122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