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若晨,-年就读于潍坊七中,广州大学硕士生导师,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菲律宾克里斯汀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作为青年学者,韩若晨曾多次受邀在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国际性音乐教育论坛中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音乐教育期刊》《中国音乐教育》发表论文5篇,出版译著1部,主持省市、校级课题共5项。在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万叶杯”论文评选中,韩若晨获高校在职教师与研究者组论文评选一等奖。
我的故事
很想写点特别燃的文字给学弟学妹,却发现高中时期的我算不得是个学霸,甚至不算是个特别有记忆点的学生,脑袋不算聪明,成绩不算拔尖,学习也算不得是最刻苦的,我想可能我唯一能分享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热爱,坚持热爱。
因为喜欢音乐,所以选择了去潍坊七中接受更好地音乐训练,在这里我遇见了一群跟我一样热爱音乐的人。高中每天的课程都排得很满,几乎每个任课老师都在把握机会,争取能多在学生们的脑袋里装进去些知识,而作为音乐生的我们还要兼顾好自己的音乐专业,学乐理、学视唱练耳,虽然生活很忙碌,偶尔身体很疲倦,但我对这种生活却从未感到厌倦,因为与一群拥有同样梦想的一起成长一起努力的感觉真的很不赖。我现在还能清晰地回忆起走进音乐中心时听到的琴声、歌声、鼓声等各种乐器,各种旋律交织在一起的感觉;记得大晚上学乐理、视唱练耳的“烧脑”,更记得每次期末考试上舞台前的心跳加速,但演奏越来越好,识谱越拉越快,舞台上的表演越来越老练就是我们的努力与成长最有力的证明。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更加热爱。高考后,我放弃了西南民大的录取资格,选择了前往澳门学习音乐教育,学习如何成为一名音乐老师的同时也开启了我的语言学习之路:为了能够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我用了三个多月掌握了粤语;后来又因为打算去香港求学,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让自己的雅思成绩达到了香港教育大学的入学要求;在实行全英文授课的香港,从“卡带式”英语到后来用英文完成了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在大大小小的学术论坛中用英文发表自己的研究,回首过往,我才意识到我大概成为了曾经自己梦想的、但又不太敢想象的自己。略感不真实的原因是因为我从未在努力的过程中“头悬梁,锥刺股”的痛苦过,我做的只是明确目标,然后坚定地走向它,像是在打通关,汗水、时间、毅力、学习就是通关秘籍。
最后,再次感谢潍坊七中助力我成长的老师们对我的悉心教导,祝学弟学妹们前程锦绣!
编辑:杨新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gs/1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