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据公开数据显示,年菲律宾对外出口湿矿万吨,其中有近万吨发往了中国地区。按照土囊密度2.65克/立方厘米计算,万吨的矿体积达到万立方米,这相当于20.37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平均纵深1米的深度开挖运往国外。
似乎这样的数据相对于菲律宾29.9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而言微不足道,只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菲律宾的矿产开发也不是从年开始,其对外出矿的历史至少是10年以上,且开采的数量呈递增之势。
年菲律宾金属矿产品出口总值为31.3亿美元,占其GDP总值的1.1%,其中镍矿出口的产值占据整个金属矿出口产值的58.05%,也就是说镍矿的出口已经占据菲律宾GDP总值的0.64%,这个占比和菲律宾的国防开支相当。由此可见,菲律宾对于镍矿的出口已经有所依赖。
菲律宾属于典型的岛国,四面环海的格局,同时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台风多,这样的自然环境当然成就了旅游业的发展,但其同样将产生雨水冲刷后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矿山的开挖后使得土壤裸露,更是加速了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再者,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下,海平面的上升已被全球范围所认知。这样一来,海平面上升预期与矿山开挖出运后的国土体积的下降形成了一对威胁,对于这样的生存境遇的威胁或许是我们的杞人忧天,但不能不引发国内对镍矿供应渠道安全的思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dl/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