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想要
年下半年,三大战役打完以后,国民党高层觉得大势已去,国军主力全部在华北的大平原上拼光了,兵败如山倒,无力回天,国民政府内部乱作一团。
年11月13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陈布雷,在极度失望中服用 ,震动全国。
(戴季陶)
年2月11日,国史馆馆长,国民党 理论家戴季陶(蒋纬国生父),极度失望,在广州服 。整个国民党内部都觉得有一种不祥之感。
此时的蒋介石也想效仿希特勒举枪自尽,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蒋介石得到前线的作战消息以后,不吃不喝,心情极度沮丧,想要自尽,后来蒋经国等人苦苦相劝,蒋介石才重新振作精神。
(解放军占领南京)
三大战役结束以后,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实际上已经打完了,剩下的只是一些残兵败将,另外还有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的部队,但是蒋介石很难有效的指挥这些杂牌军。
所以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蒋介石不去四川呢?效法抗日战争,重新入川,再图东山再起。此一时彼一时,这个时候蒋介石已经没有多少正规部队了。
年的时候,蒋介石是准备退守台湾的,而不是退守四川。就连退守台湾,蒋介石也是信心不足,当时的计划是:若台湾守不住,就准备去菲律宾建流亡政府。
计划撤退菲律宾
年菲律宾已经独立,不再是美国的殖民地了,菲律宾是个主权国家,能不能流亡菲律宾,首先要得到菲律宾总统的同意。
(蒋介石与菲律宾总统季里诺)
所以年7月6日,蒋介石访问菲律宾,当时的菲律宾总统季里诺很愿意国民党相关人员撤退到菲律宾,只是希望国民党撤退到菲律宾之前,预先告知有多少人过来。
并且菲律宾总统还替蒋介石向美国人说了好话,希望美国能够保证台湾未来的安全,但是美国人此时已经对蒋介石彻底失望了,而且蒋介石本人至始至终都认为美国人不可靠。
可是菲律宾毕竟是外国,所谓“假途灭虢”的道理,菲律宾总统也一定知道,万一国民党来菲律宾的人数越来越多,会不会鸠占鹊巢,赖着不走了?菲律宾人嘴巴里没说,心里肯定有这样一道防线。
蒋介石最根本的战略要点,还是经营台湾,逃亡菲律宾只是 的打算。
然而,这一仗打完以后,成为惊弓之鸟的国民党党政要员,都觉得台湾安全了,终于不必再被解放军一路追着打了。
金门战役
金门战役过程比较复杂,不是本文的重点,兹不赘述。
我们知道,国民党打仗向来是不团结,互相不救援,但是金门战役,国民党各部将领配合的相当好,大概人到了危急存亡之刻,都会紧密的团结在一起。金门一失,解放军肯定会趁胜追到澎湖,追到澎湖以后,再追到台湾。国军往哪里跑,要么掉进海里,要么逃到外国。所以金门战役非常的重要!
在金门、厦门危急的时刻,国民党高级军官罗卓英冒越权之名,向第十二兵团调用第十八军守卫金门,当时第十二兵团正准备撤往台湾。越权调动友军部队,顾全大局,救他人,这在三大战役期间是不可想象的。当然如果三大战役期间,国民党的军官能有如此风范,估计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周至柔的空军部队,只负责空中打击,并无地面作战之责,但因为金门、厦门处于危急时刻,他拿出老本,迅速以机场警卫部队,编成两个师,加入第二十二兵团之第二十五军,共同防卫金、厦。这在以前,也是不可想象的,国民党将领向来是“各扫自家门前雪”,作战之责以外的事情,向来不敢兴趣。但是在金门战役中,表现出了团结一致的品格。
同时海军配合的也相当好,海军取得制海权,维护海面的安定,使得增援部队能够源源不断的进入预定作战区域。
金门战役,国民党海、陆、空各军种配合良好,陆军地面作战也是精诚团结,互相配合。一改过去的不良作风。
金门战役以前,国民党是打一仗,败一仗,一路溃败,金门战役胜利以后,国民党将领认为此战是扭转国共内战的关键之役。只是有点可惜,因为时间太晚了。
年10月27日,金门战役获胜的消息传到台北,蒋介石含着泪水说:“这一仗我们全胜了,······台湾安全了。”
金门战役充分的表明,国民党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利用海、陆、空军协同作战的优势,打一场漂亮的岛屿防卫战。蒋介石总算放心了,金门能守得住,其它岛屿也能守着住。所以大家都认为认为国民党终于安全了。同时也表明,海战和空战不是解放军之所擅长,解放军建立海军、空军并达到有效的配合,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之内,国民党完全可以巩固已有的地盘。
(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与蒋介石)
当然,金门战役的胜利也只是让处于惊弓之鸟的国民党暂时稳定了下来,蒋介石觉得自己真正安全了,应该是在 爆发以后。
(本文为腾飞说史原创文章,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均视为侵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dl/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