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08
讲座回顾:4月9日,国际共运研究者林海老师为小镇读书会作第8期主题讲座。讲座主题是《菲律宾共运:历史、现状与未来》。下面是讲座主要内容,小镇读书会特编辑整理,以飨读者。另外,本次讲座的视频小镇读书会已上传网盘,请大家点击阅读原文自行下载,密码为xzds
讲座内容概述
菲律宾国内一直活跃着一支左翼游击队:菲律宾新人民军。作为菲共领导下的武装力量,新人民军产生于中苏分裂之际,以毛主义为指导思想,其目标是通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及农村根据地建设,建立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政权。新人民军成立之初,仅有六十名红军战士,九杆自动步枪,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发展到人左右。目前,新人民军共有超过名武装人员,建立了约一百一十个游击区,在全国一半以上的县、市,90%的省份有活动,直接领导着几百万有组织的农民群众,影响万人口。领导新人民军的菲律宾共产党,也从年重建时的大约80名党员干部发展到现在的近10万党员。
讲座主要内容
01
菲律宾概况
当很多人都认为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偃旗息鼓时,实际上,很多地方仍有不同规模的共产主义运动处于正在进行时。目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各样的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在我看来,新的共产主义运动高潮很快就要到来,今天要讲的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就是一个例子。
菲律宾是中国的邻国,与台湾省只隔了巴士海峡,是一个岛国,最大的岛是吕宋岛。菲律宾的人口大都居住在吕宋岛上,主要居住在以马尼拉为中心的大马尼拉都市区。60年代的时候菲律宾总人口大概有三千多万,目前已超过一亿人。菲律宾国土面积与意大利、英国差不多,所以菲律宾不管从任何一个意义上来说,它都不是一个小国。
因为下南洋的关系,菲律宾有很多人拥有华人血统,大概占了20%,我们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成为了革命者。由于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的宗教信仰以天主教为主,不过在棉兰老岛等地区伊斯兰教很流行。菲律宾国内也有伊斯兰教的独立运动,一些地区想要成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比较复杂,阿基诺三世在任期间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发生过很多冲突,新任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宣布要和中国合作开采石油,所以目前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有所缓和。总的来看,菲律宾处于中美两大国之间,中美双方对菲律宾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菲外交政策在亲中亲美间摇摆不定。
菲律宾共产党和新人民军一直在菲律宾有所活动,根据一则去年收到的消息,新冠疫情爆发之后,联合国呼吁全球停火,所以当时新人民军和菲律宾政府正处于停火状态。菲律宾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单方面宣布,从年3月26日至4月15日,所有新人民军军队停止发动进攻,同时对菲律宾武装部队的进攻和演习保持警惕。所以新人民军和菲律宾共产党为减轻菲当前新冠疫情的蔓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年3月29日,菲律宾共产党的一位领导人宣布,菲律宾武装部队展开了大规模的战斗行动,但人民军取得了胜利,菲律宾武装部队和其他政府部队遭受的损失相当于30个排或两个营,至少有名敌军阵亡,超过人在战斗中受伤。总之,菲律宾共产党游击队的战斗一直都在进行中。
02
菲律宾共产党(合并党)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菲律宾反抗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的历史。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菲律宾还只是个地理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年麦哲伦到达了菲律宾,但被土人打死了,从年开始,西班牙人逐渐占领整个菲律宾。之后,爆发了持续不断地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失败,美国接管菲律宾;年,菲律宾被日军占领;二战期间,菲律宾共产党组织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行动;二战结束之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的殖民地,年,美国同意菲律宾独立,由直接统治转变为扶持代理人。
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建党到60年代。菲律宾党史把这段时间称为合并党时期,因为它是由两个党合并而成的一个共产党;第二阶段是在60年代的时候,其中有一部分人从原菲共分裂出来,建立了一个新的菲律宾共产党。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两段历史。年,菲律宾有一个劳工组织——菲律宾工人大会,他们曾经派代表到中国,参加在中国广州举办的赤色国际工会,这个代表回去之后,于年建立菲律宾劳工党。年,有一位叫伊万格里斯塔的人退出了劳工党,另外组建了菲律宾共产党,年菲共被殖民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年菲共加入第三国际。年第三国际发布声明,组织联合阵线对抗法西斯主义,在这个背景下,菲共与合法政党——菲律宾社会主义党合并,组成新的菲律宾共产党。日军占领马尼拉之后,菲共在吕宋岛中部地区组织了人民抗日军,这是当时菲律宾整个岛上全岛唯一的抗日力量。战后菲共取得了合法地位,当时,菲共有一万多名武装人员。然而,菲共领导人文森特·拉瓦带领菲共走了一条右倾机会主义的路线:日本投降之后,菲共本有机会占领菲律宾的各个岛屿,可是他们当时将整个国家拱手相让,欢迎美国殖民主义者与流亡美国的傀儡政府回来。流亡政府回来控制了全国之后,立马将屠刀对准菲共,大肆屠杀人民军,在全国实施白色恐怖政策。抗日战争期间,菲律宾共产党在农村进行了阶级斗争:减租、减息,打土豪,分田地。流亡政府回来之后,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他们把土地又还给地主,阻止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团体参加选举,夺走行政和立法的席位。可以说,相比于中共抗战后,对国民党反动派保持高度警惕而没有放弃武装斗争的策略,菲共的决策有些过于天真,错失了大好局面。直到年菲共才终于认清形势,决定搞武装斗争,但是他们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计划。年,文森特·拉瓦被抓,菲共在继任领导人何塞·拉瓦的领导下走了一条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发动全体武装斗争,试图在两年内获得胜利。结果两年后,合并党不但没有取得胜利,反而有三千多人民军战士牺牲。这段时期,合并党的斗争是单纯的军事路线,既没有重视党的理论、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等问题,也没有发动群众。随着包括何塞·拉瓦在内的整个菲律宾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被捕,这一时期的武装斗争到年的时候已经彻底失败,党和军队都受到了重创。何塞·拉瓦失败之后,赫泽斯·拉瓦获得了合并党的领导权,又走向了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他把整个武装部队全部解散,试图开展合法的运动,以后不搞武装斗争了,随着年菲共再一次被宣布为非法组织,议会道路也宣告失败。
菲律宾合并党左右摇摆的根源是什么?在我看来,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就内部来说,是党的不成熟,缺少路线斗争,正确的路线没有占上风。另外,小国的共产党,回旋余地很也小,受到挫折后,需要很长时间恢复。那么外部的根源是什么?是小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特别容易受到大国的影响。年,马来西亚共产党与马来亚政府展开华玲谈判,谈判的时候,马来西亚共产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马共派代表去莫斯科向苏共、中共寻求帮助。苏共的意见是马来西亚这个地方很难开展长期武装斗争(当时中联部部长王稼祥去了莫斯科),应该在城市里面建立党的地下组织,从武装斗争转变成暗地里的活动,这是当时苏联共产党在50年代的时候对国际共运的态度,这个态度不可避免就会影响到菲律宾。当时的菲共缺少外部支持,所以不成熟的合并党遇到了非常多波折之后,很难恢复过来,可以说受到一次打击就垮掉了。到了六十年代,菲共的执行委员会已经被赫泽斯·拉瓦以及他的亲戚和亲信控制,这时的党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政治运动了。
03
新菲共
国际局势在60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苏论战的爆发以及中国的CR催生了菲律宾新共产党的诞生及发展,这时我们称之为新菲共。年,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时候菲共的活动已经很少,然而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很多理想主义者,即使在60年代,菲律宾的共产主义运动受了这么大的挫折,仍然还有很多新的理想主义者不断加入革命。当时有个叫何塞·西松的年轻人,出身于地主阶级,就读于菲律宾最好的大学菲律宾大学,接受了进步思想,加入了共产党。
何塞·西松吸收了一批年轻人,他们在学校里面搞社团,搞各种组织,年的时候,这些年轻人创办了一个刊物叫《进步评论》。60年代初,中国和苏联进行论战,何塞·西松组织了各种学习小组,学习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和中苏论战的文章。年何塞·西松牵头组织了一个新的年轻人的革命组织,称之为民族主义青年。何塞·西松担任这个组织的全国主席。CR爆发之后,菲律宾年轻一代的革命者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dl/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