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国内防疫政策不断优化,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步见顶,在内外部积极因素的共振下,A股近期走出一波“暖冬行情”。
在岁末年初的展望中,一众外资知名投行也纷纷加入看多中国股市的阵营,“买入中国”逐渐成为了更多国际机构的共识;与此同时,在对美股明年的展望中,多家华尔街大行判断则相对谨慎,认为年美股将持续波动。
在经历了本周的静默后,下周全球市场将迎来“超级央行周”。美联储、英国央行、菲律宾央行、瑞士央行、挪威央行、欧洲央行将陆续公布货币政策决议。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3点,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货币政策声明以及经济预期。鉴于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等诸多官员释放的鸽派信号,市场普遍预期本次会议将放缓加息步伐,预计加息50个基点。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或将维持硬派立场,因为这两个地区仍然通胀高企。
此外,下周二美国还将公布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这是今年美联储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前公布的最后一次通胀数据。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下周二的美国CPI数据和周四凌晨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将对圣诞节前的美股情绪,乃至年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产生重要指引。
:强劲的消费复苏可期
在外资投行对中国年宏观经济面的观察中,“消费复苏”是多家机构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预计,年中国经济将较年加速增长。“基于年股市走强、利率温和上行、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需求增长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等预期,中国经济将重启增长模式。”闪辉认为。
从消费、投资、出口这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具体分析,闪辉表示,明年GDP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消费复苏带来的。她预计,年中国消费行业有望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复苏趋势。其中,娱乐、交通运输等一系列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有望出现明显提振。
另外“两驾马车”中,投资方面,年中国在基建领域的投资增速最高,闪辉认为,这一增速在年将逐步放缓;出口数据上,由于年全球高通胀影响,出口价格在今年有较大的上涨,而随着年全球通胀形势的放缓,出口价格也会随之回落。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表示,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将在年进一步增强。随着中国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消费和服务活动进一步复苏,预计年消费复苏将更加强劲。
超配中国资产
具体到权益资产上,在宏观经济面加速增长,而中国股票市场估值仍处于底部的背景下,多家外资机构建议“超配”中国资产。
摩根士丹利在年的策略展望中正式“翻多”。从年1月以来,摩根士丹利始终对MSCI中国指数维持“标配”的观点,目前已经调整为“超配”。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相对MSCI新兴市场指数,建议超配MSCI中国指数50个基点。她认为:“我们正站在一个将持续多个季度的盈利复苏、估值修复阶段的起点,净资产收益率(ROE)将出现改善。随着地缘政治局势也将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股权成本和股权风险溢价逐渐下降。这应该都有利于投资者重新投资中国股市。其中,消费板块是经济复苏的重点,我们进一步增加对该板块的敞口,并继续建议增加对离岸中国股票的配置。”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指数未来12个月的总体回报率约为16%,年两大指数每股盈利增长分别为8%、13%。”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预计,从现在到年底,MSCI中国指数的潜在上涨幅度为10%,年底的每股收益普遍增长14%,这将使该指数回到年8月左右的水平。她认为,随着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的逐渐增强,到年底,市场可能会更加乐观地期待年的增长复苏。
超配大消费
大宗商品或有下行风险
行业配置上,高盛重点看好与消费复苏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包括网上零售、消费品、医疗服务等相关行业。
同时,高盛表示中长期看好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表现。“目前,中国培育了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约家在A股上市。这多家企业中盈利增长、企业治理较好,研发投入比较积极的企业都是中长期海外投资人非常看重的。”刘劲津表示。
与此同时,高盛也提示了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能源价格较难持续高企的风险,石油等上游原材料相关行业或将承压。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消费回暖、自主可控、赛道股与高股息率个股是瑞银证券看好的四个方向。
A股风格配置方面,瑞银证券认为,价值风格有望在年底跑赢大市。不过,一旦市场的风险偏好回升,成长风格或将后来居上。
“板块偏好方面,我们在战术上倾向于受益于政策利好且被投资者低配或低估的板块。建议超配休闲服务、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动力电池和计算机,并低配银行、能源、材料、机械、传媒和农林牧渔。”孟磊表示。
来源:上海证券报
审读:喻方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ilvbina.com/fbdl/11045.html